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
  • 點閱:704
    113人已收藏
  • 作者: 曾煥棠, 胡文郁, 陳芳玲編著
  • 出版社:國立空中大學
  • 出版年:2008
  • 集叢名:生活科學系,生命事業管理科
  • ISBN:9789576618291
  • 格式:PDF,JPG
  • 頁數:272
  • 書籍難度(SR):84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附註: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2025年1月初版12刷 原課程名稱:臨終與後續關懷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喪葬業者若是進行後續關懷將有下列的益處:改變喪葬業既有形象、專業服務加入關懷的素質、喚起業者重視喪親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創傷、維護喪親者基本的關懷權、鞏固並拓展殯葬市場。因為後讀關懷的特點有三:(一)它是一種和喪親者維待協助和關懷的關係;(二)提供喪親者家庭除了期待中的遺體處理和相關儀式以外的繼續性服務;(三)對喪親者家庭和社區提供死亡、失落和悲傷等有系統的教育與諮商工作。因此研讀本書以後,對於「悲傷撫慰與支持的後續關懷」便會有深刻的了解,殯葬業者對於關懷工作也能駕輕就熟。

作者介紹
 
曾煥棠
南非University of Pretoria社會學系博士。現職國立台北護理學校教授。
 

胡文郁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所副教授。
 
陳芳玲
菲律賓中央女子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博士。現職立德大學副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 第一章 概論(第1頁)
    • 前言(第3頁)
    • 第一節 喪禮服務工作內涵(第3頁)
    • 第二節 喪葬人員應扮演的角色(第11頁)
    • 第三節 後續關懷服務特點(第14頁)
  • 第二章 臨終醫療照護模式與內涵:以安寧緩和醫療為例(第19頁)
    • 第一節 末期病人的醫療照護需求(第21頁)
    • 第二節 末期醫療照顧的理念發展與目標:以安寧緩和醫療為例(第23頁)
    • 第三節 安寧緩和醫療照顧的模式與內涵:以癌末病人為例(第28頁)
    • 第四節 末期照顧的自然、社會文化與倫理面(第32頁)
  • 第三章 人生最後小時:死亡準備與遺體護理(第39頁)
    • 第一節 瀕死與臨死覺知(第41頁)
    • 第二節 臨終前末期病人的照護需求與死亡準備(第46頁)
    • 第三節 臨終病人家屬的照顧需求(第49頁)
    • 第四節 最後小時的喪葬準備與遺體護理(第51頁)
  • 第四章 失落、哀慟、悲傷、哀悼(第61頁)
    • 前言(第63頁)
    • 第一節 悲傷這一門課程(第64頁)
    • 第二節 失落的意義、類型與特徵(第65頁)
    • 第三節 悲傷及其相關概念(第70頁)
  • 第五章 悲傷輔導的發展趨勢與主要理論(第77頁)
    • 前言(第79頁)
    • 第一節 悲傷輔導的發展趨勢(第79頁)
    • 第二節 悲傷輔導主要理論(第82頁)
  • 第六章 悲傷迷思、影響因素、悲傷反應與過程(第95頁)
    • 前言(第97頁)
    • 第一節 悲傷迷思(第98頁)
    • 第二節 悲傷的影響因素(第102頁)
    • 第三節 悲傷反應與過程(第107頁)
  • 第七章 悲傷反應的類型(第117頁)
    • 前言(第119頁)
    • 第一節 預期性悲傷與非預期的悲傷(第119頁)
    • 第二節 被剝奪的悲傷、隱藏的悲傷、悲慟過度負載(第124頁)
    • 第三節 複雜性悲傷(第128頁)
  • 第八章 悲傷諮商與治療(第135頁)
    • 前言(第137頁)
    • 第一節 悲傷諮商與治療的基本概念(第137頁)
    • 第二節 悲傷諮商與治療技術(第144頁)
  • 第九章 悲傷諮商概念在殯葬儀禮上之實踐(第157頁)
    • 前言(第159頁)
    • 第一節 殯葬儀禮中所蘊含的悲傷調適功能(第159頁)
    • 第二節 悲傷諮商概念在殯葬禮儀上的應用(第161頁)
  • 第十章 後續關懷的起源(第169頁)
    • 前言(第171頁)
    • 第一節 後續關懷的起源(第171頁)
    • 第二節 後續關懷的理念(第173頁)
    • 第三節 後續關懷的重要性(第174頁)
    • 第四節 後續關懷的定義(第175頁)
    • 第五節 喪葬人員在後續關懷服務的角色(第176頁)
    • 第六節 喪葬人員在後續關懷服務的能力(第179頁)
    • 第七節 業者對後續關懷的態度和主張(第180頁)
    • 第八節 結語(第180頁)
  • 第十一章 後續關懷的規劃(第189頁)
    • 前言(第191頁)
    • 第一節 進行喪葬後續關懷服務的理由(第191頁)
    • 第二節 個性化喪禮的進行(第192頁)
    • 第三節 後續關懷服務的層次和特性(第194頁)
    • 第四節 喪葬後續關懷服務的課程架構(第196頁)
    • 第五節 進行後續關懷應具備的能力(第197頁)
    • 第六節 後續關懷的悲傷輔導專業(第199頁)
    • 第七節 後續關懷的危機與風險(第200頁)
  • 第十二章 不定期後續關懷的實務與作法(第205頁)
    • 前言(第207頁)
    • 第一節 不定期後續關懷服務的定義(第207頁)
    • 第二節 不定期後續關懷服務的內容(第208頁)
    • 第三節 不定期後續關懷方案服務的作法(第210頁)
    • 第四節 關懷喪親者的原則(第210頁)
    • 第五節 關懷喪親者的悲傷迷思(第213頁)
  • 第十三章 基本例行後續關懷的實務與作法(第219頁)
    • 前言(第221頁)
    • 第一節 基本例行後續關懷服務的定義(第221頁)
    • 第二節 基本例行後續關懷服務的內容(第222頁)
    • 第三節 基本例行後續關懷服務的作法(第224頁)
    • 第四節 關懷喪親者無助益的訊息(第225頁)
    • 第五節 關懷喪親者有助益的訊息(第227頁)
    • 附錄:喪葬後續關懷之實作分享(第228頁)
  • 第十四章 專業後續關懷的實務與作法(第233頁)
    • 前言(第235頁)
    • 第一節 標準後續關懷服務的定義(第235頁)
    • 第二節 標準後續關懷服務的內容(第236頁)
    • 第三節 標準後續關懷服務的作法(第238頁)
    • 第四節 喪親者悲傷支持團體的特色(第239頁)
    • 第五節 殯葬業以「讀書會」落實後續關懷(第245頁)
    • 第六節 高階後續關懷服務的定義(第246頁)
    • 第七節 高階後續關懷服務的內容(第247頁)
    • 第八節 高階後續關懷服務的作法(第249頁)
    • 結語(第251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