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傳播學
-
點閱:392
74人已收藏
- 作者: 陳東園, 莊克仁, 郭文耀合著
- 出版社:國立空中大學
- 出版年:2004
- 集叢名:人文學系叢書
- ISBN:9789576616143
- 格式:PDF,JPG
- 頁數:594
- 附註:2024年1月初版6刷 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1、傳播基本的理論模式。
2、大眾傳播與政治、社會、文化。
3、大眾傳播媒介的種類。
4、公共關係。
5、大眾傳播媒介的經營管理。
6、大眾傳播未來的發展。
- 第一章 傳播的意義與模式(第1頁)
- 第一節 傳播的意義(第3頁)
- 第二節 傳播的結構與模式(第14頁)
- 第三節 大眾傳播(第23頁)
- 第二章 大眾傳播與社會(第33頁)
- 第一節 傳播行為與社會化(第35頁)
- 第二節 大眾傳播促使社會現代化(第39頁)
- 第三節 大眾傳播與未來社會的發展(第44頁)
- 第三章 大眾傳播與政治、文化(第55頁)
- 第一節 大眾傳播與政治傳播(第57頁)
- 第二節 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第65頁)
- 第三節 大眾傳播與文化傳播(第68頁)
- 第四節 大眾傳播與文化的發展(第75頁)
- 第四章 書籍(第91頁)
- 第一節 書籍的發展與種類(第93頁)
- 第二節 書籍的製作與行銷(第97頁)
- 第三節 出版的組織架構(第101頁)
- 第五章 雜誌(第111頁)
- 第一節 世界雜誌的發展(第113頁)
- 第二節 我國雜誌的發展(第117頁)
- 第六章 報紙與新聞通訊社(第129頁)
- 第一節 報紙在大眾傳播媒介的地位與功能(第131頁)
- 第二節 報紙的經營組織及功能(第135頁)
- 第三節 報紙的內容與編輯(第138頁)
- 第四節 通訊社業務的發展與功能(第152頁)
- 第五節 通訊社的組織與經營(第158頁)
- 第六節 新聞資料供應社的業務及組織(第162頁)
- 第七節 我國的新聞通訊社事業(第165頁)
- 第七章 廣播媒體(第173頁)
- 第一節 廣播的定義(第175頁)
- 第二節 廣播的發展(第176頁)
- 第三節 臺灣廣播事業的發展(第182頁)
- 第四節 廣播的特性(第186頁)
- 第五節 廣播的黃金時代(第193頁)
- 第六節 網路廣播(第195頁)
- 第八章 電視媒體(第203頁)
- 第一節 電視的意涵(第205頁)
- 第二節 電視的發展(第214頁)
- 第三節 臺灣電視事業的發展(第222頁)
- 第四節 電視與暴力(第232頁)
- 第五節 電視與收視率(第237頁)
- 第九章 電影(第247頁)
- 第一節 電影的發展(第249頁)
- 第二節 電影的影音科技(第259頁)
- 第三節 臺灣電影的發展(第268頁)
- 第四節 台灣、好萊塢與全球化(第276頁)
- 第十章 影音記錄媒體(第285頁)
- 第一節 電唱機(第287頁)
- 第二節 錄音機(第289頁)
- 第三節 錄放影機(第293頁)
- 第四節 光碟媒體(第301頁)
- 第十一章 新傳播科技的發展(第313頁)
- 第一節 新傳播科技的特性(第315頁)
- 第二節 互動電視(第320頁)
- 第三節 網際網路(第327頁)
- 第十二章 資訊社會的來臨(第359頁)
- 第一節 什麼是資訊社會(第361頁)
- 第二節 數位落差(第365頁)
- 第三節 資訊社會與全球化(第379頁)
- 第十三章 廣告(第387頁)
- 第一節 廣告的意義(第389頁)
- 第二節 廣告的代理業務與廣告計畫(第391頁)
- 第三節 廣告創意與廣告製作(第396頁)
- 第四節 網路廣告(第402頁)
- 第十四章 公共關係(第417頁)
- 第一節 公共關係的意義(第419頁)
- 第二節 公共關係理論(第422頁)
- 第三節 公關部門在組織中的定位(第428頁)
- 第四節 公共關係活動的模式(第433頁)
- 第十五章 大眾傳播的運作與管理(第449頁)
- 第一節 媒介的功能與政府的管制(第451頁)
- 第二節 媒體機構的特性與運作(第468頁)
- 第三節 媒介機構管理的技能(第472頁)
-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法規與倫理(第479頁)
- 第一節 憲法與大眾傳播法規(第481頁)
- 第二節 誹謗法規(第483頁)
- 第三節 著作權法(第490頁)
- 第四節 隱私權(第492頁)
- 第五節 新聞倫理的規範(第496頁)
- 第十七章 大眾傳播媒介效果研究(第507頁)
- 第一節 效果研究的定義(第509頁)
- 第二節 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第509頁)
- 第三節 歐陸批判研究(第533頁)
- 第十八章 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第543頁)
- 第一節 大眾傳播與古典社會學理論(第545頁)
- 第二節 大眾傳播與現代社會理論(第551頁)
- 第三節 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第563頁)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