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臺灣意識形態」批判
  • 點閱:52
    8人已收藏
  • 作者: 曾健民著
  • 出版社:海峽學術
  • 出版年:2011
  • ISBN:9789866480706
  • 格式:PDF,JPG
  • 頁數:398
  • 書籍難度(SR):794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8-03

內容簡介
 
從1980年代以來,近30年間,是「本土主義」 (俗稱台灣意識)從萌芽茁壯到成為統治性意識型態的年代。本書收錄的這些編章,大多是20年間前前後後對「本土主義」論的批判。這些篇章不但在揭露其虛假顛倒的面貌,也在揭露其政經權力的本質;希望從根本上克服更廣義的內戰冷戰意識型態。其實,本土主義只不過是台灣內戰冷戰歷史框架中產生的意識型態的一種。本書的最後四篇,跨出了對本土主義的批判,而對內戰冷戰意識型態的另外三種觀念型態──反共主義、自由主義、普世價值等進行了比較具體的批判;特別集中在針對龍應台的一九四九論的批判,指摘其「內戰冷戰現代化論」的詭辯。龍應台的這種論述,實與本土主義的「日本殖民現代化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簡介
 
曾健民
 
高雄醫學大學畢業,日本九州齒科大學研究,日本行醫10年返台,現為執業醫師,業餘鑽研台灣近現代社會史,尤著力於光復前後台灣史。

  • 序文(第1頁)
  • 初論「台灣意識型態」(第7頁)
  • 一、「台灣意識」辨析(第16頁)
  • 二、台灣「日本情結」的歷史諸相──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視角(第41頁)
  • 三、綜論台灣的「壁壘意識」(第57頁)
  • 四、戰後台灣精神史的異變──從民族認同和去殖民問題的視角(第79頁)
  • 五、「戰後再殖民論」的顛倒──對陳芳明戰後文學史觀的批判(第99頁)
  • 六、從《奪還我們的語言》到《台灣將會怎樣?》──台灣光復初期之去殖民意識和祖國意識(第129頁)
  • 七、打破魔咒化的「二二八論述」(第147頁)
  • 八、打破刻版印象‧重回台灣語言問題的原點(第157頁)
  • 九、台灣光復歷史「辯誣」──可悲的分離主義文學論(第165頁)
  • 十、台灣「皇民文學」總清算──從台灣文學的尊嚴出發(第235頁)
  • 十一、略論「皇民史觀」(第259頁)
  • 十二、台灣殖民歷史的「瘡疤」──評葉石濤最近在日本的發言(第269頁)
  • 十三、告別一個皇民化的作家及其時代──蓋棺論定葉石濤(第287頁)
  • 十四、別把「奴隸根性」當作「台灣精神」──評李登輝的《台灣精神和日本精神》(第297頁)
  • 十五、「老」台獨和日本「新」右翼的大合唱──對小林《台灣論》的批判與自省(第307頁)
  • 十六、著紅衫的「公民社會」列車的向路──「反貪倒扁」運動的初步街角觀察(第321頁)
  • 十七、揭開帝國主義幽靈的假面(第339頁)
  • 十八、左的「幻視」──就教於《連結》諸君(第351頁)
  • 十九、內戰冷戰意識形態的新魔咒──評龍應台的一九四九(第361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8-03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