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經濟發展與社會成長的關鍵因素。而大學的基本職能──創新知識、傳遞知識,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它足以影響到職業、階層、區域、國家的升沉。」在2006年12月天下雜誌的調查中揭示:大陸已成為台灣人境外工作的首選之地,其中針對現於大學任教的教師中有高達67%,希望能到大陸任教。服務高等教育的同仁均了解彼此的政治走向、策略行動的職司,以期能夠盱衡教育發展,前瞻學術未來。爰此,本書係將大陸高校人事管理的內涵區分為二十項主題、六十項單元,自總體政策至具體方案及於作為法規等加以論述,以期為關心兩岸高等教育發展的學者提供清晰認知的素材。
- 第一篇 概說(第1頁)
- 第一章大陸高等教育的現況與發展趨勢(第3頁)
- 第二章大陸高等教育行政運作(第21頁)
- 第三章大陸高校人事管理的挑戰(第31頁)
- 第二篇 計畫(第39頁)
- 第一章高校人才培育與社會發展(第41頁)
- 第二章高校人才培育與競爭力提昇(第51頁)
- 第三章教育興革與人事管理(第63頁)
- 第四章高校二級學院的實施(第71頁)
- 第五章人才租賃的發展趨勢(第75頁)
- 第六章穩定高學歷人才的作為(第81頁)
- 第七章高校人事管理的努力方向(第85頁)
- 第八章高校師資的充實與提昇(第93頁)
- 第九章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作為(第101頁)
- 第十章大陸民辦高校簡述(第113頁)
- 第三篇 職司(第131頁)
- 第一章人事工作職掌(第133頁)
- 第二章人事檔案的管理(第139頁)
- 第三章人事工作作業流程(第149頁)
- 第 四 篇 任免(第159頁)
- 第一章高校新進人員的選用與考核(第161頁)
- 第二章高校專業技術人員聘任工作(第173頁)
- 第三章教師聘任作業(第183頁)
- 第四章高校臨時用工管理與實施(第203頁)
- 第 五 篇 延聘(第209頁)
- 第 六 篇 待聘(第227頁)
- 第 七 篇 升等(第233頁)
- 第 八 篇 考核(第251頁)
- 第一章建立教師績效考核機制初探(第253頁)
- 第二章高校職工考核的實施(第267頁)
- 第 九 篇 差勤(第277頁)
- 第 十 篇 師資(第291頁)
- 第一章加強師德建設的具體作為(第293頁)
- 第二章大學教師專業的增進(第297頁)
- 第三章提昇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作為(第305頁)
- 第四章提昇研究型大學師資建設的作為(第311頁)
- 第五章提昇教學研究型大學師資的作為(第317頁)
- 第十一篇 訓練(第323頁)
- 第一章師資培育(第325頁)
- 第二章拔尖人才的培育(第337頁)
- 第三章青年教師導師制實施(第345頁)
- 第十二篇 獎懲(第349頁)
- 第一章獎勵教師學術研究(第351頁)
- 第二章教育人員專業倫理(第357頁)
- 第十三篇 薪資(第365頁)
- 第一章高校教職工薪資與待遇(第367頁)
- 第二章高校薪資制度改革的思考(第385頁)
- 第三章最低工資規定(第397頁)
- 第四章高校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的作為(第403頁)
- 第十四篇 調動(第409頁)
- 第一章高校人力調整與職務調動(第411頁)
- 第二章見習期滿人員調任正職措施(第417頁)
- 第十五篇 評量(第423頁)
- 第一章高校教師教學評量(第425頁)
- 第二章高校實施以聘代評工作簡述(第445頁)
- 第十六篇 管理(第453頁)
- 第一章強化師資素質促進高校發展(第455頁)
- 第二章兼職教師聘任和管理(第465頁)
- 第三章高校人事改革的方向(第473頁)
- 第四章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第479頁)
- 第五章教師資格認定與教師聘任(第491頁)
- 第六章推動高校職員制聘任作業(第501頁)
- 第七章大學選聘畢業生工作的實施(第509頁)
- 第八章人事檔案管理制度(第513頁)
- 第十七篇 進修(第517頁)
- 第一章在職人員進修(第519頁)
- 第二章教師公派訪問進修(第533頁)
- 第十八篇 延任(第537頁)
- 第十九篇 福利(第545頁)
- 第一章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第547頁)
- 第二章退休養老制度的實施(第559頁)
- 第三章職工子女退役安置工作(第567頁)
- 第二十篇 附錄(第571頁)
- 大陸高校人事規章(第573頁)
- 主要參考書目(第601頁)
紙本書 NT$ 800
單本電子書
NT$
56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