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4

本論叢成立的目的,是提供歷史、人文、藝術教學或研究者展現思考的園地:一個奠基於學術方式,胡思亂想的刊物。我們深信教學就是面對學生的思考,既然有思考,就有想法,只要再配上根據與參考他人相關成果的雙翼,就是合格的研究。衷心歡迎以教學為主體的老師,敞開胸懷,邁出最後一步,提供你/您的思考結晶,豐富本刊內容,進而超越心中的憂慮,釋放人文、藝術的魅力。

  • 康雲山 自我的超越與朱熹詩歌的自我形象:超然物外的山林隱士(第1頁)
  • 劉煥玲 早期全真道內丹學之研究:以王重陽為例(第25頁)
  • 盧秀華 清初逃禪士人身後事研究(第47頁)
  • 蕭百芳 由媽祖樓看清代府城五條港的媽祖信仰(第65頁)
  • 王見川 日據時期竹苗地區鸞書的類別與價值(第95頁)
  • 王惠琛 台灣中部寺廟中的僧侶神主牌位調查(三):大甲鎮瀾宮(第115頁)
  • 葉瓊霞 官方角色中的文化主體意識:以總督府評議員黃欣為中心(第133頁)
  • 江達智 中國傳統生育禮俗中胎兒性別的時間因素(第155頁)
  • 鍾淑惠 吳冠中(1919 - 2010)與現代(第171頁)
  • 葉瓊霞 天國的倒影 ── 菁寮聖十字架堂的歷史與藝術(第193頁)
  • 鍾淑惠 鏡頭中的巴黎城市意象(第209頁)
  • 温宗翰 由中臺灣月老信仰儀式及祭神地位探究功能性屬神之信仰特徵(第223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