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就算你的孩子不是最優秀的,也千萬別因壞習慣讓他們變成壞孩子!
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
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孩子的問題,一點都不瞭解孩子的問題其實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他們崇拜的對象
父母的一切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要用良好的言行為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只有父母心靈豐實,才有可能培養一個心靈豐實的孩子。
孩子時期是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
孩子發展依賴於成年人,又獨立於成年人
也就是說父母在培養孩子方面,不能充當保姆、「作業工具」等「拐杖」性的角色,而是要當「嚮導」,幫助孩子增強自我意識,激發孩子的主動積極性,為孩子製造各種獨立處事的環境,讓孩子學會獨立地面對他人、面對學習和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增長智慧與能力,由孱弱的小鳥長成展翅翱翔的雄鷹!
父母要當孩子的模範;情緒不穩、主觀意識過強的父母無法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要先學會自我調適,在孩子面前表現得要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堅毅沈著。
關注孩子,要掌握「點」,更要把握「度」
因為過度的溺愛,使孩子對人無愛;過度的保護,使孩子做事無膽;過度的縱容,使孩子對人無情;過度的幫助,使孩子做事無能;過度的挑剔,使孩子無路可走;過度的強制,使孩子被動無志;過度的加壓,使孩子精神崩潰。
孩子時期是智力發育的高峰期
因此必然會產生對知識的渴求。這種知識,不是一般我們所理解的課堂裡所教導的知識,而是人在一生的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廣義的知識也就是智能。
- 推薦序(第2頁)
- 兒童時期的經驗是成長的藍圖(第2頁)
- 有一本書提醒是重要的(第4頁)
- 推薦親子教養好書(第6頁)
- 序 習慣的力量(第8頁)
- 1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21頁)
- 01 做事情拖拖拉拉(第22頁)
- 02 自私自利(第32頁)
- 03 抱怨他人,愛挑剔(第42頁)
- 04 不斷說謊(第48頁)
- 05 虛榮,愛出風頭(第60頁)
- 06 過分依賴他人(第70頁)
- 07 做事情衝動,不考慮後果(第78頁)
- 08 缺乏自制力,沉迷於遊戲中(第86頁)
- 09 挑嘴、偏食、愛吃零食(第94頁)
- 10 太過好動(第102頁)
- 2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115頁)
- 11 不能持之以恆,做事總是半途而廢(第116頁)
- 12 自閉,沉浸在個人的世界裡(第124頁)
- 13 容易分心而且缺乏耐性(第132頁)
- 14 怕生膽怯(第140頁)
- 15 過於自卑(第148頁)
- 16 自尊心過重(第158頁)
- 17 侵略性強,喜歡破壞和暴力(第166頁)
- 18 沒禮貌,愛說粗話(第172頁)
- 19 懶惰,逃避辛苦(第178頁)
- 20 心浮氣躁,不能腳踏實地(第190頁)
- 3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99頁)
- 21 做錯事不肯認錯(第200頁)
- 22 不守信(第210頁)
- 23 隨意浪費(第220頁)
- 24 嫉妒,愛亂發脾氣(第228頁)
- 25 恃才傲物(第242頁)
- 26 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第248頁)
- 27 意志薄弱遇難則退(第258頁)
- 28 不愛思考缺乏主見(第268頁)
- 29 插嘴(第276頁)
- 30 無法面對缺點(第284頁)
- 31 浪費時間(第2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