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7
內容簡介
新年伊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是例行公事,幾年來的這個時刻,世人都特別關切經濟事務,畢竟經濟與人的日常生活關係最密切,而這些年全球經濟都無法脫離金融海嘯的陰影,年年懷抱「明年就要復甦」的期盼,卻都落得失望的下場,「這一年會不一樣」相信是很多人的心願。
檢視本年《展望》的各篇文章,可歸納來說,2014年的最重要變數是美國聯準會(Fed)「量化寬鬆」(QE)政策的退場,目前已頗明朗,隨著柏南克任期屆滿將順勢結束,採用的方式是「漸進」,亦即每次減少購債數量。由於訊息的明確,加上近半年不斷的「狼來了」之衝擊,世人似已逐漸適應QE退場,因而應該不至於重演1929年Fed突然停止增加貨幣供給致泡沫破滅,終而觸發經濟大恐慌。
話雖如此,一旦QE真的完全退場,全球資金的大流動還是難免出現,對於新興經濟體的衝擊相對較大,而美元獨強的局面究竟會是怎麼個樣子?會不會再發生各國貨幣競貶引致的金融風暴?正是新的一年最應關切的。
與往年相同,本年(2014)《全球經濟展望》也分為三大章,第一章為全球經濟,第二章為中國經濟,第三章為臺灣經濟,期盼讀者們指正。
- 序——QE退場下,2014年全球經濟何處去?/吳惠林(第3頁)
- 第1章 全球經濟(第13頁)
- 2014年全球經濟——回顧與展望/詹淑櫻、葉華容、蔡依恬(第15頁)
- 美國經濟——回顧與2014年展望/林維奇、吳淑妍(第29頁)
- 日本經濟展望/蘇顯揚(第39頁)
- 歐洲經濟展望——緩步走出債務危機陰霾/卓惠真(第53頁)
- 第2章 中國經濟(第67頁)
- 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及展望——由中國經濟發展大勢展望三中改革/ 張榮豐(第69頁)
-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農業改革的展望/ 田君美(第83頁)
- 中國金融發展問題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後改革展望/ 吳明澤(第95頁)
- 中國財稅改革新動向對經濟與產業之影響/ 劉柏定(第105頁)
- 第3章 台灣經濟(第115頁)
- 2013~2014年臺灣經濟——回顧與展望/劉孟俊、彭素玲、陳馨蕙(第117頁)
- 突破「悶經濟」,讓臺灣中小企業再展活力/魏聰哲、鄭漢亮、吳淑妍(第137頁)
- 綠色經濟之趨勢與展望/溫麗琪、羅時芳、劉哲良、唐郁淳(第153頁)
- 臺灣將進入人力資源高輸入與輸出的世代/杜英儀、吳惠林(第167頁)
- 「兩稅合一」風雲再起!/ 孫克難(第183頁)
- 臺灣能免於步上「大債之道」嗎?/ 黃勢璋、吳惠林(第193頁)
- 從ECFA服務貿易協議展望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前景/杜巧霞、顏慧欣(第209頁)
- 東協區域整合趨勢及對臺灣的影響/ 顧瑩華、高君逸(第223頁)
- 編後語——是到對成長踩煞車的時候了/ 吳惠林(第245頁)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7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7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