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蓮花生大士授記的極密聖境‧與上師轉山的殊聖機緣──
在這20天裡,我從秋高氣爽走到豪雨成災、走到迎來第一場冬雪,
心中漲滿無限感恩,感恩自己有如此福報、能隨師同行,
真實地領受上師慈悲智慧的攝受力
作者邱常梵在年近半百時,接觸到佛法,2008年皈依寧瑪派上師徹令多傑堪布仁波切,次第修學。2010年起,很幸運的有幾次機會「隨師同行」,親近上師,深切體會到上師的悲智行誼展現在日常生活中。
◎隨師同行的因緣,貼身體會上師的悲智行誼
2013年10月,作者與另外三位弟子、多位藏人與喇嘛,揹負登山裝備、法會相關物品,從土亭開始徒步,溯源仰桑河,朝聖源頭的兩座神山,在極密聖境之中前後待了20天。其中一位弟子在出發第一天爬陡坡時因心臟狀況不佳抱憾撤退,另一位走到第一座神山半路,因風雨失溫,癱軟寸步難行,藏民就地取材作成簡易揹架輪流揹負,天黑後才抵達海拔3400公尺的大山洞營地,之後也提早撤退……最終只有作者和來自香港的Lu,隨上師圓滿朝聖兩座神山。
◎細膩文筆與精彩攝影,展現蓮花生大師授記之聖境
長達20天的朝聖,遠離俗世紅塵,日夜與上師、與藏民相處,作者從上師言行看到了崇高不虛假的修行風範,學習到真正的慈悲、謙遜、智慧與清淨心;作者也從藏民身上看到了簡單、純樸、堅韌的天性,學習到他們對上師、對佛法無比的信心、虔誠心與恭敬心。
除了作者恭敬質樸的視角與文筆,全書還收錄超過200張彩色照片,以紙上紀錄片的方式忠實展現西藏和印度交界的喜瑪拉雅山區「貝瑪貴」、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士授記的聖境。藏傳佛教傳承的弟子們,尤其不容錯過!
◎隨師同行的因緣,貼身體會上師的悲智行誼
2013年10月,作者與另外三位弟子、多位藏人與喇嘛,揹負登山裝備、法會相關物品,從土亭開始徒步,溯源仰桑河,朝聖源頭的兩座神山,在極密聖境之中前後待了20天。其中一位弟子在出發第一天爬陡坡時因心臟狀況不佳抱憾撤退,另一位走到第一座神山半路,因風雨失溫,癱軟寸步難行,藏民就地取材作成簡易揹架輪流揹負,天黑後才抵達海拔3400公尺的大山洞營地,之後也提早撤退……最終只有作者和來自香港的Lu,隨上師圓滿朝聖兩座神山。
◎細膩文筆與精彩攝影,展現蓮花生大師授記之聖境
長達20天的朝聖,遠離俗世紅塵,日夜與上師、與藏民相處,作者從上師言行看到了崇高不虛假的修行風範,學習到真正的慈悲、謙遜、智慧與清淨心;作者也從藏民身上看到了簡單、純樸、堅韌的天性,學習到他們對上師、對佛法無比的信心、虔誠心與恭敬心。
除了作者恭敬質樸的視角與文筆,全書還收錄超過200張彩色照片,以紙上紀錄片的方式忠實展現西藏和印度交界的喜瑪拉雅山區「貝瑪貴」、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士授記的聖境。藏傳佛教傳承的弟子們,尤其不容錯過!
- 自序.遍地蓮花
- 緣起
- 朝聖第一天
- 1. 打開極密聖境大門
- 2. 深山中的明珠
- 朝聖第二天
- 3. 極密聖境的心臟
- 4. 金剛手聖地
- 朝聖第三天
- 5. 珞巴與札爛巴
- 6. 遇到珞巴族女巫師
- 7. 酸就酸吃,甜就甜吃
- 8. 極密聖境最深處的山村
- 朝聖第四天
- 9. 行過死蔭的幽谷
- 10. 隨它去
- 朝聖第五天
- 11. 等候的幸福
- 12. 漫漫長路,雨中獨行
- 13. 緊急救援──貝瑪失溫了
- 朝聖第六天
- 14. 上師向弟子說對不起
- 15. 轉日沃達拉神山
- 朝聖第七天
- 16. 自性藍天
- 17. 神奇的藏民
- 朝聖第八天
- 18. 快樂的回航
- 朝聖第九天
- 19. 山中臨時診療所
- 朝聖第十天
- 20. 溪水暴漲,坐困山村
- 朝聖第十一天
- 21. 獨一無二包土亭
- 22. 浮生半日閒
- 朝聖第十二天
- 23. 最後人家
- 朝聖第十三天
- 24. 修法烹煮,吃喝拉屎
- 朝聖第十四天
- 25. 蜘蛛與琴師
- 26. 綠度母的淚珠
- 27. 溫暖的正氣
- 朝聖第十五天
- 28. 轉貝瑪謝日神山
- 29. 雪地生機
- 朝聖第十六天
- 30. 侍者喇嘛
- 朝聖第十七天
- 31. 螞蝗爸爸
- 朝聖第十八天
- 32. 風雨飄搖夜
- 朝聖第十九天
- 33. 堪布老家白雲巔
- 朝聖第二十天
- 34. 小寺廟大感動
- 35. 朝聖圓滿
- 後記.我與貝瑪貴的因緣
紙本書 NT$ 460
單本電子書
NT$
32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