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觀測心中的太空
  • 點閱:82
    25人已收藏
  • 譯自:Observing the space of mind:the dialouges between Buddhism and science
  • 作者: 索達吉堪布主編 , 智悲翻譯中心翻譯
  • 出版社:百善書房出版 商流文化總經銷
  • 出版年:2016
  • 集叢名:智慧經典:25
  • ISBN:9789863900719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242
  • 字數:118839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0

內容簡介

佛教是迷信嗎?科學家們怎麼看待佛教?什麼是意識和物質?哪個更為重要?宇宙的運行是指向一個目標嗎?人類的最終定位是什麼?本書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並重新思考佛教! 從懷疑中醒來的覺悟者,我們稱為佛陀。兩千五百年前,印度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為眾生宣講了覺醒的教言,這些真知的智慧,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利用現代科技,跨越鴻溝,震醒了西方──科學發達、佛教新興的國度。截至2012年,已經有超過八千名前沿科學家,投入科學與佛教的研究。

《說文解字》言,「科」者,「從禾從斗,斗者量也」。「學」者,「覺悟也」。「科」、「學」連起來的意思是透過觀察、測量達到覺悟。在現代泛指西方舶來的解釋自然真理的各種學說。
 
從懷疑中醒來的覺悟者,我們稱為佛陀。兩千五百年前,印度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為眾生宣講了覺醒的教言,這些真知的智慧,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利用現代科技,跨越鴻溝,震醒了西方--科學發達,佛教新興的國度。截至2012年,已經有超過八千名前沿科學家們投入科學與佛教的研究。
 
本書是智悲翻譯中心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翻譯的國外各個科研領域,對佛教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和演講等內容,很好地闡述了佛教對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有著怎樣的幫助和借鑒作用。

 
西方科學界對於佛學的實證研究,讓智識分子們重新認識和思考佛教。西方科學對於佛教的實證研究,加強了我們對於佛學的重新認識。佛教是迷信嗎?科學家們怎麼看待佛教?什麼是意識和物質?哪個更為重要?宇宙的運行是指向一個目標嗎?人類的最終定位是什麼?本書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並重新思考佛教!
收回


譯者簡介
 
智悲翻譯中心
 
智悲翻譯中心是由喇榮五明佛學院索達吉堪布發起,海內外諸多佛子共同參與、自願發心的一個翻譯機構。

 
索達吉堪布本人,長期致力於將藏傳佛教的智慧寶藏翻譯成漢語,利益中文背景的眾生。從上世紀六○年代開始,物質科技發達的西方人,前仆後繼地來到靈修智慧深廣的東方,找尋精神文化的豐厚財產。到近年,禪修經驗豐富的僧侶們配合心理學研究,其研究成果和佛教所提倡的「眾生平等」等前衛理念,無一不鼓舞著西方世界每一個追求自由的人們。
 
智悲翻譯中心分中譯英和英譯中兩個部門,透過中文至英文的翻譯,將索達吉堪布翻譯、著述的藏傳佛教的智慧寶藏,呈現到渴求精神文明的西方人面前;同時,也經由英文至中文的翻譯,將西方證成佛教的實證,帶回古老的東方大地。


  • 本書緣起
  • 智悲翻譯中心簡介
  • 一、對話
    • 1. 解開佛教與科學的密鑰
    • 2. 探索信仰與理性的界限
    • 3. 打開真理之門
  • 二、佛教與物理學
    • 1. 佛教與量子物理學:東西方對話的貢獻
    • 2. 第二次量子革命
  • 三、佛教與心理學
    • 1. 觀測心中的太空
    • 2. 正念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探究
    • 3. 積極心理學與佛法的慈悲之道
  • 四、佛教與經濟學
    • 1. 可持續發展的佛教經濟學透視
    • 2. 佛教和可持續發展:自足適度生活的科學
  • 五、佛教與倫理學
    • 1. 佛教倫理:佛陀反對用動物祭祀
    • 2. 野生物種保護倫理學說—超越人與自然二元論
    • 3. 佛教倫理的人類價值
  • 六、佛教與環保
    • 1. 未來的痛 尚未開始
    • 2. 大乘佛教與環境倫理學:唯識教義之透視
  • 七、社會快訊
    • 1. 為富不仁:越有錢,越缺乏同情心
    • 2. 佈施的學問:為何佈施讓人心情愉快?
    • 3. 寧靜以致遠
  • 後記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4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