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外線及低頻電磁場量測方法建立研究
-
點閱:4
1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establishment study of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 infrared and 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 作者: 劉立文研究主持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計畫主辦
- 出版社: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 出版年:2008
- 集叢名:IOSH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報告:IOSH96-H310
- 格式:PDF,JPG
- 附註:研究期間 : 民96年5月1日至民96年12月31日 主辦單位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內容簡介
在職場與日常生活中,非游離輻射暴露之情形非常普遍,過去因非游離輻射對生物體產生的危害常常被忽略,而沒有深入探討其評估與管理的相關議題,隨著工業的發展及勞工安全衛生意識的抬頭,近來非游離輻射暴露所可能造成傷害的議題,已經引起相當的重視。非游離輻射包含了近紫外線、紅外線、可見光、微波、射頻輻射、極低頻磁場、以及靜電場等部份。近年來,太陽照射地表的紫外線強度在國內外,均已發展出針對氣象環境的量測方法,來提供即時的紫外線指數,並成為一種普遍的戶外暴露評估參考依據。然而,針對其他非游離輻射光源的暴露評估卻未被完整的描述,並且尚未有準確及可被接受的評估模式,來推估目前生活環境中大量使用的各式非游離輻射應用設備,所可能造成的暴露危害。各種光源的暴露照射可視為能量的傳遞,光源的波長越短即具有高頻率及高能量。紅外線廣泛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像是鹵素燈、高溫熔煉爐等,其波長比紫外線長、穿透力強,可以照射到視網膜被吸收,而可能因大量及長時間暴露的影響,造成持久性眼球的慢性暴露危害。
在我們現代生活的周遭,均脫離不了使用各式各樣的電器設備,包括室內外輸配線路、戶外的變電所、高壓電線等,這些設備或設施周圍都可能會有較高強度的極低頻電磁波。有些研究顯示長時間暴露於電磁波中會有慢性健康效應。此外,許多職業因為工作所接觸或使用的機器設備必須使用大量電流,因此也屬於較高的極低頻電磁波的暴露族群,這些職業包括:電焊工人、變電所電力工作者等。本所雖然已草擬職場環境電磁場容許標準建議值,但尚未建立標準量測方法。為達此目的本研究已參照國外相關單位之量測方法,建立國內紅外線及極低頻電磁場區段的標準量測方法,以作為評估及管理的基本工具。
- 摘要(第i頁)
- Abstract(第ii頁)
- 目錄(第iii頁)
- 圖目錄(第v頁)
- 表目錄(第vi頁)
- 第一章 前言(第1頁)
- 第一節 低頻電磁場背景分析(第1頁)
- 第二節 紅外線輻射背景分析(第14頁)
- 第二章 研究目的(第17頁)
- 第三章 文獻探討(第18頁)
- 第一節 低頻電磁場量測方法研究的重要性(第18頁)
- 第二節 紅外線量測方法研究的重要性(第21頁)
-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第28頁)
- 第一節 研究方法(第28頁)
- 第二節 進行步驟(第29頁)
-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第30頁)
- 第一節 國內外有關紅外線及低頻電磁場測量儀器之校正方法(第30頁)
- 第二節 國內外有關紅外線及低頻電磁場暴露之量測方法(第35頁)
- 第三節 紅外線暴露輻射強度不同量測方法比較與適用性評估(第38頁)
- 第四節 低頻電磁場暴露劑量量測及評估(第42頁)
- 第五節 ICNIRP 建議暴露劑量與本研究結果之比較(第51頁)
- 第六節 紅外線及低頻電磁場作業現場之標準量測方法(第51頁)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第53頁)
- 第一節 結論(第53頁)
- 第二節 建議(第54頁)
- 誌謝(第55頁)
- 參考文獻(第56頁)
- 附錄 1(第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