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攝影最重要的部分在掌握光影,畫面的明暗份量和比例,能看出一個攝影人的功力。
「增一分則太多,減一分則太少」,讓光影自己說故事。
光是攝影的生命,影是攝影的感情。拍照要光影互映,互映愈多,照片愈美。
拍照時的光線,有可能遇到陽光普照時,也有可能在華燈初上時,而光(亮處)與影(暗處)是催化攝影技術與境界更上層樓的重要元素。
拍景物要先看到美好的光影,才能發現好的取景素材,培養對光影的敏感度,是成為攝影高手的必須通過的鍛鍊之路。
名人推薦
臺北醫學大學前校長 胡俊弘
鹿港文教基金會理事長 王康壽
文化大學推廣部藝術總監 潘慧敏
攝影藝術工作者 鐘永和
英浩之友理事長 劉昌煥
文化大學推廣部藝術總監 潘慧敏
攝影藝術工作者 鐘永和
英浩之友理事長 劉昌煥
誠摯推薦
- CHAPTER 1 第一章 說光論影(第17頁)
- 1 善於觀察才能看見光影之妙(第18頁)
- 2 技術不是絕對,心靈才是法寶(第22頁)
- 3 光的特性(第26頁)
- 4 在黑白之間追求完美的光線(第30頁)
- 5 善用不同角度的光線(第34頁)
- 6 自然光 VS. 人造光(第38頁)
- 7 曝光技巧和取景角度(第42頁)
- 8 構圖的重要(第48頁)
- 9 獨行、事先勘景才能拍好照片(第50頁)
- 10 跟著大陽走隨時可拍照(第54頁)
- 11 攝影眼與肉眼不同(第58頁)
- 12 攝影靠光影立體化(第62頁)
- 13 小範圍講大範圍的故事(第66頁)
- 14 什麼是軟調影像、硬調影像(第72頁)
- 15 學光影請善用黑勢力(第76頁)
- 16 巷弄光影(第80頁)
- 17 拍攝不同時分的美(第86頁)
- 18 先有想法再拍照(第88頁)
- CHAPTER 2 第二章 光是神奇的化妝師(第95頁)
- 1 拍攝晨光的要訣(第96頁)
- 2 光之於景,是絕佳的興奮劑(第100頁)
- 3 先知道陽光的照射角度(第102頁)
- 4 拍照要勇於溝通(第104頁)
- 5 等待光的降臨:五千個菩薩臉譜(第108頁)
- 6 找景就是看光景(第110頁)
- 7 日落前的玻璃廟(第114頁)
- 8 親近陽光才能瞭解光(第116頁)
- 9 古雕刻之光(第118頁)
- 10 瞭解拍攝對象的故事(第122頁)
- 11 拍照就是對生活的觀察(第126頁)
- 12 人像永遠是好題材(第130頁)
- 13 靜態中的動感(第140頁)
- 14 拍照不必執迷大景(第142頁)
- 15 善用環境的反光(第144頁)
- 16 如何切取小景(第146頁)
- 17 室內、室外拍照,各有巧妙(第148頁)
- CHAPTER 3 第三章 影是光的伴侶(第151頁)
- 1 用光影創造空間感和透視感(第152頁)
- 2 拍出細節的層次(第154頁)
- 3 一槍斃命式拍法(第156頁)
- 4 影,以濃淡顯現生命力(第158頁)
- 5 攝影的軟技巧(第160頁)
- 6 測光的重要(第162頁)
- 7 掌握情境、感覺、氣氛(第164頁)
- 8 逆光之美(第166頁)
- 9 怎麼拍月夜(第168頁)
- CHAPTER 4 第四章 光影體悟(第173頁)
- 1 暗房技巧和影像軟體(第174頁)
- 2 照片的靈魂(第176頁)
- 3 攝影是以光影為中心的觀察(第182頁)
- 4 好照片一定有故事(第188頁)
- 5 人工燈光(第190頁)
- 6 善攝者重影輕光(第194頁)
- 7 一分鐘的光變化(第198頁)
- 8 只要有一點點光源就可以拍(第200頁)
- 9 牆飾(第202頁)
- 10 審慎選用鏡頭(第204頁)
- 11 拍照,牽一髮動全身(第206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