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辭賦 [簡中版] [2015年第6期]
- 點閱:110
- 作者: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編
- 出版社:《長篇小說選刊》雜誌社
- 出版年:2015.06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本期內容簡介
文氣地氣心氣正氣
在閱讀、寫作、編輯的過程中,我體味到文氣、地氣、心氣、正氣乃辭賦作品之必需,不可缺失。
文氣,即文學味道及文章氣勢,是辭賦體裁本身的要求。賦是美文,要求文詞華美,氣勢恢宏,古風古韻,琅琅上口,能誦易記,不過於直白。故詩詞歌賦稱之為高雅文學,傳統文化之精粹。僅以我個人的作品為例,在為新華莊園寫的《荷塘賦》中有這樣一段抒懷:“坐擁‘聽荷台’,飽經世事滄桑之新華朋儔,盡覽人間四時美景:朔望朗月,夏夜繁星,遠樹寒鴉,高天流雲,村舍燈火,樓閣琴聲。歎宇宙之寥廓,感自然之溫馨;享今宵之靜謐,洗昨日之征塵;哀世界之亂象,祈天下之太平;話民生之甘苦,抒山海之抱襟。興耶,快哉!”在《討索馬里海盜檄》中,我如此表述海盜作亂:“嗚呼!亞丁灣陰風颯颯,印度洋冷雨淒淒。航道岌岌險阻,船家頻頻告急。奇哉海盜,竟把公海變私海,敢教小魚吃大魚!”
有文氣,更要接地氣,接觸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獲取文學創作的源頭活水。
作者只有深入體驗人民的勞動創造,跟上時代的潮流腳步,作品才鮮活生動,而不空泛蒼白。我寫《大慶精神賦》時,不由想起30年前置身大慶,目睹大慶人戰天鬥地的壯景:“激情歲月難忘:大會戰號角,驚天動地;老石油故事,盪氣迴腸。運籌帷幄,從毛周到余康,國家求油心切;佈陣平野,從工棚到井場,將士鬥志高昂。方圓百里,篝火熊熊;兵馬三萬,浩浩蕩蕩。無邊風雪悵寥廓,滿腔熱血換隆昌。”為寫《汶川浴火重生賦》,我曾到震中映秀鎮,看到“汶川不哭”“紅旗不倒”的標語,用到賦中:“風雨同舟,十三億與爾同在;災魔何懼,中國人不讓強梁!”“汶川不哭,英雄有種;紅旗不倒,烈火金剛!”
正氣,則是辭賦的最高境界。古往今來,充溢著愛國情懷的詩賦,跨越時空,流傳百代,與天地共存。其魅力正在於其浩然正氣。優秀的辭賦作品,自當激勵鼓舞人向上向善。我在《為人民服務賦》中反復論述為民愛民之理:“根植人民,就是根植沃土;心有群眾,才會心有宏圖。”“勿忘人民,事業長青;勿負人民,江山永固!載舟覆舟之理,公僕謹記;興國強國之業,青史當書。”重興於中國崛起的偉大時代的現代辭賦,應當弘揚驅腐惡、倡清廉、崇美德的社會正氣,弘揚反強權、伸正義、振國威的民族正氣,成為激勵國人圓夢的號角。
重文氣,接地氣,提心氣,樹正氣,現代辭賦之舟,定會揚起時代風帆,駛向光輝彼岸,成就一代文學經典。
- 诗赋人物 张昌余(第i頁)
- 卷首语 闵凡路 文气地气心气正气(第1頁)
- 奇赋新碑(第5頁)
- 张昌余 红山文化赋 天府天堂同乐赋 楹联选(第5頁)
- 陈逸卿 昭君赋 冥鸿赋(第7頁)
- 韩邦亭 朱生豪赋 王蘧常赋 沈曾植赋(第8頁)
- 崔书林 南京明城墙赋(第10頁)
- 何开四 三国源赋(第12頁)
- 钟秀华 百水赋(第15頁)
- 王广华 敦煌赋(第17頁)
- 刘世江 登封天地之中赋(第19頁)
- 杨斌儒 清江赋(第21頁)
- 李武 张掖丹霞赋(第23頁)
- 槐山 对山赋 钱塘大潮赋(第25頁)
- 陈洪勋 大运河赋(第27頁)
- 郭振斌 中山大学赋(第29頁)
- 诗词联曲选登(第9頁)
- 韩邦亭(第9頁)
- 于水(第14頁)
- 吴文凯(第14頁)
- 钟秀华(第16頁)
- 秦行国(第18頁)
- 王颖(第20頁)
- 王国祥(第24頁)
- 徐雨生(第28頁)
- 玉永琏(第30頁)
- 王诚远(第32頁)
- 李小寒(第35頁)
- 扈超峰(第36頁)
- 高求志(第38頁)
- 刘芸(第39頁)
- 曾昭启(第41頁)
- 张爱泉(第41頁)
- 张明新(第44頁)
- 刘俊红(第44頁)
- 郭廷瑜(第46頁)
- 杨健侯(第49頁)
- 陈涛(第49頁)
- 朱仕礼(第51頁)
- 刘川(第54頁)
- 刘斌(第56頁)
- 任大力(第56頁)
- 罗正洪(第59頁)
- 赵洪信(第61頁)
- 韩开景(第61頁)
- 胡水莲(第63頁)
- 吴本忠(第66頁)
- 曹连登(第66頁)
- 张昌余(第68頁)
- 俞焕全(第90頁)
- 天涯赋海(第31頁)
- 封志忠 接地气赋(第31頁)
- 常忍 天池消夏赋 燕侣巢趣赋(第33頁)
- 扈超峰 冬夜闲情赋(第36頁)
- 高求志 西湖岳庙赋(第37頁)
- 葛绍田 女娲宫赋(第39頁)
- 宋今声 陶然赋(第40頁)
- 杨晓宇 大香山赋(第42頁)
- 吴震启 互联网赋 茶赋(第43頁)
- 杨光 涡阳赋(第45頁)
- 王琪泰 爱情赋(第47頁)
- 吕克俭 春行赋(第48頁)
- 刘青山 东丰赋(第50頁)
- 张建华 南平里隐坝赋(第52頁)
- 钟阳 香港大学赋(第53頁)
- 张茂云 湘江赋(第55頁)
- 戴俊宝 苍梧河滨花园赋(第57頁)
- 陈嘉瑞 终南山赋(第60頁)
- 邓晓华 泽园赋(第62頁)
- 陆永祥 海盐宜园怡心亭赋(第63頁)
- 李永禧 河西走廊赋(第64頁)
- 辞赋论坛 张昌余 乐在辞赋之间也(第67頁)
- 诗词撷英(第69頁)
- 徐辉 2014感动中国10大年度人物咏赞(第69頁)
- 叶宝林 诗十首(第70頁)
- 刘献琛 词六首(第71頁)
- 段维 诗十首(第72頁)
- 王梦阳 八咏梅花(第73頁)
- 周五常 诗词七首(第74頁)
- 胡社桥 诗十首(第75頁)
- 周游 诗十二首(第76頁)
- 郝翠娟 诗词七首(第77頁)
- 孙寅 诗八首(第78頁)
- 贺立方 词六首(第79頁)
- 李德佑 遣怀诗十首(第80頁)
- 周焕武 诗词六首(第81頁)
- 王勤 诗词七首(第82頁)
- 鹿斌 诗十首(第83頁)
- 傅祖民 诗词九首(第84頁)
- 贾来发 乡居杂诗十六首(第85頁)
- 曾凡汉 诗词八首(第86頁)
- 天涯诗论 张其俊 巧用“拼字法” 激活诗中语 打破常规“三突破”创作“更上一层楼”(第87頁)
- 楹联大观(第91頁)
- 葛永红 楹联十二副(第91頁)
- 莫非 楹联七副(第92頁)
- 散曲新韵 黄小甜 散曲十一首(第93頁)
- 古赋选读 蒲松龄 趵突泉赋 绰然堂会食赋并序(第95頁)
- 古诗选读 吴伟业 诗五首(第96頁)
- 中华辞赋社理事会 《中华辞赋》特约编委(第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