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古文觀止
  • 點閱:1190
    195人已收藏
  • 作者: 遲嘯川, 謝哲夫主編
  • 出版社:俊嘉
  • 出版年:2013
  • 集叢名:古典詩辭:2
  • ISBN:9789866080548
  • 格式:PDF,JPG
  • 書籍難度(SR):77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附註:部分內容國語注音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1-17

內容簡介

本書入選之文皆為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於傳誦的佳作。衡文標準基本上兼顧到思想性與藝術性當然所謂思想性是以不違背封建正統觀念為基準的。選者以古文為正宗,也不排斥駢文收入4篇,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在文章中間或末尾,選者有一些夾批或尾批,對初學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幫助;體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體分類的習慣,而是以時代為經,以作家為緯,值得肯定。

《古文觀止》所選以散文為主,間有駢文辭賦,基本上均為歷代傳誦名篇,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編者以觀止來冠名,恐怕確有當初吳公子季劄觀賞舞樂時那種由衷讚歎溢於言表的心境。從這點來看,《古文觀止》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代散文大觀,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發展歷程。

另一方面,《古文觀止》雖為當時的蒙童和普通古文愛好者所選編,但一點也沒有媚俗的氣息,這些不朽的經典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成熟的人生經驗、艱深的文章美學,乃至博遠的宇宙哲理。在中國浩森的散文之海裡,優秀之作實在太多了,而《古文觀止》所選作品真是做到了蒙童讀來不高,學人讀來不低,這是一部選集堪稱中國傳統文學通俗讀物。

《古文觀止》所收以散文為主,兼取駢文。與《文選》以來的古文選本相比,它包括的時代既長,卷帙又不甚多,而且文章的體裁多樣,較少派別的偏見,可謂廣收博采,而又繁簡適中。在編排上,全書按時代先後分為7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重點作家和作品。由此可以縱觀古文發展的源流,也可以分析各個作家的不同風格。每篇文章又都有簡要的評注,輔助讀者理解文義,掌握行文的章法。加以入選的文章多屬久經傳誦的佳作,所以此書廣為流行至今。

最後,對於整個編輯、譯注過程中,難免有錯誤或不妥之處,望您能不吝批評指正。

  • ◆ 卷一 周文(第19頁)
    • 鄭伯克段於鄢《左傳》.隱公元年(第21頁)
    • 周鄭交質《左傳》.隱公三年(第27頁)
    • 石碏諫寵州吁《左傳》.隱公三年(第30頁)
    • 臧僖伯諫觀魚《左傳》.隱公五年(第33頁)
    • 鄭莊公戒飭守臣《左傳》.隱公十一年(第35頁)
    • 臧哀伯諫納郜鼎《左傳》.桓公二年(第39頁)
    • 季梁諫追楚師《左傳》.桓公六年(第42頁)
    • 曹劌論戰《左傳》.莊公十年(第46頁)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左傳》.僖公四年(第49頁)
    • 宮之奇諫假道《左傳》.僖公五年(第53頁)
    • 齊桓下拜受胙《左傳》.僖公九年(第57頁)
    • 陰飴甥對秦伯《左傳》.僖公十五年(第59頁)
    • 子魚論戰《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第61頁)
    • 寺人披見文公《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第64頁)
    • 介之推不言祿《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第66頁)
    • 展喜犒師《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第68頁)
    •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僖公三十年(第70頁)
    • 蹇叔哭師《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第73頁)
    • 鄭子家告趙宣子《左傳》.文公十七年(第75頁)
    • 王孫滿對楚子《左傳》.宣公三年(第79頁)
    • 齊國佐不辱命《左傳》.成公二年(第81頁)
    • 楚歸晉知罃《左傳》.成公三年(第84頁)
    • 呂相絕秦《左傳》.成公十三年(第87頁)
    • 駒支不屈於晉《左傳》.襄公十四年(第93頁)
    • 祁奚請免叔向《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第96頁)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第99頁)
    • 晏子不死君難《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第102頁)
    • 季札觀周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第104頁)
    • 子產壞晉館垣《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第109頁)
    • 子產論尹何為邑《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第114頁)
    •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左傳》.昭公元年(第117頁)
    • 子革對靈王《左傳》.昭公十二年(第120頁)
    • 子產論政寬猛《左傳》.昭公二十年(第125頁)
    • 吳許越成《左傳》.哀公元年(第128頁)
    • 祭公諫征犬戎《國語》(第131頁)
    • 召公諫厲王止謗《國語》.周語上(第136頁)
    • 襄王不許請隧《國語》.周語中(第139頁)
    • 單子知陳必亡《國語》.周語中(第142頁)
    • 展禽論祀爰居《國語》.魯語上(第148頁)
    • 里革斷罟匡君《國語》.魯語上(第153頁)
    • 敬姜論勞逸《國語》.魯語下(第156頁)
    • 叔向賀貧《國語》.晉語八(第160頁)
    • 王孫圉論楚寶《國語》.楚語下(第163頁)
    • 諸稽郢行成於吳《國語》.吳語(第166頁)
    • 申胥諫許越成《國語》.吳語(第170頁)
    • 春王正月《公羊傳》.隱公元年(第172頁)
    • 宋人及楚人平《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第174頁)
    • 吳子使札來聘《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第177頁)
    • 鄭伯克段於鄢《穀梁傳》.隱公元年(第181頁)
    • 虞師晉師滅夏陽《穀梁傳》.僖公二年(第183頁)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禮記》.檀弓上(第187頁)
    • 曾子易簀《禮記》.檀弓上(第189頁)
    • 有子之言似夫子《禮記》.檀弓上(第191頁)
    • 公子重耳對秦客《禮記》.檀弓下(第194頁)
    • 杜簣揚觯《禮記》.檀弓下(第197頁)
    • 晉獻文子成室《禮記》.檀弓下(第200頁)
  • ◆ 卷二 秦文(第203頁)
    • 蘇秦以連橫說秦《戰國策》(第205頁)
    • 司馬錯論伐蜀《戰國策》(第213頁)
    • 范雎說秦王《戰國策》(第217頁)
    •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第221頁)
    • 顏斶說齊王《戰國策》(第224頁)
    • 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第227頁)
    • 趙威后問齊使《戰國策》(第233頁)
    • 莊辛論幸臣《戰國策》(第235頁)
    • 觸讋說趙太后《戰國策》(第239頁)
    • 魯仲連義不帝秦《戰國策》(第243頁)
    • 魯共公擇言《戰國策》(第251頁)
    • 唐雎說信陵君《戰國策》(第253頁)
    • 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第255頁)
    • 樂毅報燕王書《戰國策》(第259頁)
    • 諫逐客書 李斯(第267頁)
    • 卜居《楚辭》(第273頁)
    • 宋玉對楚王問《楚辭》(第276頁)
  • ◆ 卷三 漢文(第279頁)
    • 五帝本紀贊《史記》(第281頁)
    • 項羽本紀贊《史記》(第284頁)
    • 秦楚之際月表《史記》(第286頁)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史記》(第289頁)
    • 孔子世家贊《史記》(第292頁)
    • 外戚世家序《史記》(第294頁)
    • 伯夷列傳《史記》(第296頁)
    • 管晏列傳《史記》(第302頁)
    • 屈原列傳《史記》(第310頁)
    • 酷吏列傳序《史記》(第320頁)
    • 遊俠列傳序《史記》(第322頁)
    • 滑稽列傳《史記》(第327頁)
    • 貨殖列傳序《史記》(第332頁)
    • 太史公自序《史記》(第337頁)
    • 報任少卿書 司馬遷(第344頁)
    • 高帝求賢詔 漢書(第358頁)
    • 文帝議佐百姓詔 漢書(第360頁)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漢書(第362頁)
    •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 漢書(第364頁)
    • 過秦論上 賈誼(第365頁)
    • 治安策一 賈誼(第372頁)
    • 論貴粟疏 鼉錯(第381頁)
    • 獄中上梁王書 鄒陽(第388頁)
    • 上書諫獵 司馬相如(第399頁)
    • 答蘇武書 李陵(第402頁)
    • 尚德緩刑書 路溫舒(第411頁)
    • 報孫會宗書 楊惲(第417頁)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後漢書(第422頁)
    • 誡兄子嚴敦書 馬援(第424頁)
    • 前出師表 諸葛亮(第426頁)
    • 後出師表 諸葛亮(第431頁)
  • ◆ 卷四 六朝唐文(第437頁)
    • 陳情表 李密(第439頁)
    • 蘭亭集序 王羲之(第444頁)
    • 歸去來辭 陶淵明(第447頁)
    • 桃花源記 陶淵明(第451頁)
    •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第454頁)
    • 北山移文 孔稚珪(第456頁)
    •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第463頁)
    • 為徐敬業討武瞾檄 駱賓王(第467頁)
    • 滕王閣序 王勃(第473頁)
    • 與韓荊州齊 李白(第482頁)
    • 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第487頁)
    • 弔古戰場文 李華(第489頁)
    • 陋室銘 劉禹錫(第495頁)
    • 阿房宮賦 杜牧(第497頁)
    • 原道 韓愈(第502頁)
    • 原毀 韓愈(第513頁)
    • 獲麟解 韓愈(第518頁)
    • 雜說一 韓愈(第520頁)
    • 雜說四 韓愈(第522頁)
  • ◆ 卷五 唐文(第525頁)
    • 師說 韓愈(第527頁)
    • 進學解 韓愈(第531頁)
    • 圬者王承福傳 韓愈(第538頁)
    • 諱辯 韓愈(第543頁)
    • 爭臣論 韓愈(第548頁)
    •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韓愈(第556頁)
    • 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韓愈(第561頁)
    • 與于襄陽書 韓愈(第567頁)
    • 與陳給事書 韓愈(第571頁)
    • 應科目時與人書 韓愈(第574頁)
    • 送孟東野序 韓愈(第576頁)
    • 送李愿歸盤古序 韓愈(第582頁)
    • 送董邵南序 韓愈(第586頁)
    • 送楊少尹序 韓愈(第588頁)
    • 送石處士序 韓愈(第591頁)
    •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韓愈(第595頁)
    • 祭十二郎文 韓愈(第599頁)
    • 祭鱷魚文 韓愈(第606頁)
    • 柳子厚墓志銘 韓愈(第609頁)
  • ◆ 卷六 唐宋文(第617頁)
    • 駁《復讎議》 柳宗元(第619頁)
    • 桐葉封弟辨 柳宗元(第624頁)
    • 箕子碑 柳宗元(第627頁)
    • 捕蛇者說 柳宗元(第631頁)
    • 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第635頁)
    • 梓人傳 柳宗元(第639頁)
    • 愚溪詩序 柳宗元(第646頁)
    •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柳宗元(第650頁)
    • 鈷姆潭西小丘記 柳宗元(第654頁)
    • 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第657頁)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柳宗元(第659頁)
    • 待漏院記 王禹偁(第663頁)
    • 黃岡竹樓記 王禹偁(第668頁)
    • 書《洛陽名園記》後 李格非(第671頁)
    • 嚴先生祠堂記 范仲淹(第673頁)
    • 岳陽樓記 范仲淹(第676頁)
    • 諫院題名記 司馬光(第680頁)
    • 義田記 錢公輔(第682頁)
    • 袁州州學記 李覯(第686頁)
    • 朋黨論 歐陽脩(第690頁)
    • 縱囚論 歐陽脩(第695頁)
    • 《釋祕演詩集》序 歐陽脩(第698頁)
  • ◆ 卷七 宋文(第701頁)
    • 《梅聖俞詩集》序 歐陽修(第703頁)
    • 送楊寘序 歐陽修(第707頁)
    • 五代史伶官傳序 歐陽修(第710頁)
    • 五代史宦者傳論 歐陽修(第714頁)
    • 相州晝錦堂記 歐陽修(第717頁)
    • 豐樂亭記 歐陽修(第721頁)
    • 醉翁亭記 歐陽修(第724頁)
    • 秋聲賦 歐陽修(第728頁)
    • 祭石曼卿文 歐陽修(第731頁)
    • 瀧岡阡表 歐陽修(第734頁)
    • 管仲論 蘇洵(第742頁)
    • 辨奸論 蘇洵(第747頁)
    • 心術 蘇洵(第752頁)
    • 張益州畫像記 蘇洵(第757頁)
    • 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第763頁)
    • 范增論 蘇軾(第768頁)
    • 留侯論 蘇軾(第772頁)
    • 賈誼論 蘇軾(第778頁)
    • 鼂錯論 蘇軾(第783頁)
    • 上梅直講書 蘇軾(第787頁)
    • 喜雨亭記 蘇軾(第791頁)
    • 凌虛臺記 蘇軾(第794頁)
    • 超然臺記 蘇軾(第797頁)
    • 放鶴亭記 蘇軾(第801頁)
    • 石鐘山記 蘇軾(第805頁)
    • 潮州韓文公廟碑 蘇軾(第809頁)
    •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劄子 蘇軾(第816頁)
    • 前赤壁賦 蘇軾(第820頁)
    • 後赤檗賦 蘇軾(第825頁)
    • 三槐堂銘 蘇軾(第829頁)
    • 方山子傳 蘇軾(第834頁)
    • 六國論 蘇轍(第838頁)
    •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第842頁)
    •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第847頁)
    • 寄歐陽舍人書 曾鞏(第851頁)
    • 贈黎安二生序 曾鞏(第856頁)
    • 讀孟嘗君傳 王安石(第859頁)
    • 同學一首別子固 王安石(第861頁)
    • 遊褎禪山記 王安石(第863頁)
    •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誌銘 王安石(第867頁)
  • ◆ 卷八 明文(第871頁)
    • 送天臺陳庭學序 宋濂(第873頁)
    • 閱江樓記 宋濂(第877頁)
    • 司馬季主論卜 劉基(第882頁)
    • 賣柑者言 劉基(第885頁)
    • 深慮論 方孝孺(第888頁)
    • 豫讓論 方孝孺(第893頁)
    • 親政篇 王鏊(第898頁)
    • 尊經閣記 王守仁(第905頁)
    • 象祠記 王守仁(第912頁)
    • 瘗旅文 王守仁(第916頁)
    • 信陵君救趙論 唐順之(第921頁)
    • 報劉一丈書 宗臣(第927頁)
    • 吳山圖記 歸有光(第931頁)
    • 滄浪亭記 歸有光(第935頁)
    •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第938頁)
    •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王世貞(第943頁)
    • 徐文長傳 袁宏道(第946頁)
    • 五人墓碑記 張溥(第952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5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1-17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