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2-06
本書在藉鑑前人理論研究成果和國外農村金融風險控制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我國農村微型金融機構發展現狀、風險生成機理進行系統闡述,並運用了計量統計學知識對我國各地區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進行了度量,構建了符合我國各區域農村發展特點的微型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的政策框架。
- 1. 緒論(第1頁)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第1頁)
- 1.2 國内外研究現狀(第3頁)
- 1.3 本書結構安排(第15頁)
- 1.4 研究方法(第17頁)
- 2. 微型金融與金融風險的一般理論(第18頁)
- 2.1 微型金融的相關概念(第18頁)
- 2.2 農村金融理論(第24頁)
- 2.3 金融風險理論(第29頁)
- 3. 我國農村微型金融機構發展的現狀(第34頁)
- 3.1 農村信用合作社(第34頁)
- 3.2 農村商業銀行(第41頁)
- 3.3 郵政儲蓄銀行(第45頁)
- 3.4 農村新型金融機構(第48頁)
- 4. 我國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的生成機理(第55頁)
- 4.1 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缺陷(第55頁)
- 4.2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的主要風險(第61頁)
- 4.3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的外部生成機理(第63頁)
- 4.4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的内部生成機理(第72頁)
- 5. 我國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的評價與度量(第83頁)
- 5.1 金融風險度量的常用方法(第83頁)
- 5.2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度量———基於指標分析法(第84頁)
- 5.3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度量———基於 VaR 方法(第91頁)
- 5.4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的影響因素分析(第100頁)
- 6. 我國農村微型金融機構發展績效的實證研究(第105頁)
- 6.1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支農效應的實證研究(第105頁)
- 6.2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與經營績效之間的動態關係(第119頁)
- 7. 國外微型金融發展的經驗與啓示(第126頁)
- 7.1 孟加拉微型金融(第126頁)
- 7.2 印度尼西亞微型金融(第130頁)
- 7.3 印度微型金融(第132頁)
- 7.4 玻利維亞微型金融(第137頁)
- 7.5 國外微型金融對我國的啓示(第140頁)
- 8. 我國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的控制路徑:事前防範(第143頁)
- 8.1 加強金融監管(第143頁)
- 8.2 構建係統的區域風險預警監測體係(第146頁)
- 8.3 逐步提高農村微型金融機構經營績效(第150頁)
- 8.4 構建多元化農村金融體係(第153頁)
- 8.5 建立區域金融發展圈(第156頁)
- 9. 我國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的控制路徑:事中控制(第160頁)
- 9.1 及時的財政資金援助(第160頁)
- 9.2 實施有效的貨幣政策切斷傳染途徑(第161頁)
- 9.3 完善微型金融機構内部控制(第163頁)
- 9.4 逐步擴大金融服務領域(第165頁)
- 9.5 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第167頁)
- 附錄 1(第173頁)
- 附錄 2(第176頁)
- 附錄 3(第179頁)
- 參考文獻(第187頁)
紙本書 NT$ 310
單本電子書
NT$
217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2-06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2-0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