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日子享生活誌 [第30期]:夜食 療癒收場一天
-
點閱:51
12人已收藏
- 作者: 我城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4.10
- 格式:PDF,JPG
- 頁數:96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1
本期內容簡介
夜食
療癒收場一天
N i g h t E a t i n g
工作後,回家前,需要一段緩衝時光
吃喝是一件民生必需事,肚子餓了總得吃東西,維持身體機能、餵飽口腹之慾,人生基本大事莫過於此。
一天三餐,附和著現代人作息與工作的步調,也各自展現不一樣的生活情調;我們曾經在第一期談過早餐,找了一些朋友分享他們喜歡吃早餐的理由,引起許多人開始重視吃早餐這件事,而願意好好騰出一段時間留給早餐,滿足充實地開展一天。這次,我們以夜食為主題,想聊工作下班後,一天結束前的這頓餐食,大家會怎麼度過?
夜食的定義,以現在來說會隨每個人的時間而有所不同,有些人早下班、有人晚下班,晚上七點前能吃完晚飯很幸福,似乎有符合養生的標準,但八點過後用餐的大有人在。很多時候一群人的聚會,彼此工作告一段落的時間不一,要湊到人數到齊,往往開飯也是八點之後的事了。夜食的形式呢,過去外食經驗總是常見三兩成群、或一夥人聚會開懷用餐,漸漸地,獨自一人晚餐的行動,已悄悄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自然發生,選一個想待的地方、想吃的食物,一人獨享這份浪漫,不用再等人喬時間,就是單純慰勞自己。
也許你的夜食是吃正餐、或者吃宵夜,選項從夜市、熱炒、居酒屋、小飯館、路邊攤到咖啡店都有,但唯一共同的是,無論一個人或一群人,透過吃東西這件滿足自然本能的行為,配上夜幕低垂帶來的感性,達到經過緊繃一天過後的放鬆狀態,人在餐桌上會反映出最真實自然的樣子,和周遭朋友吐露心情,與鄰座不認識的客人聊天、向店老闆話家常...,在一天結束前卸下裝備、沈澱自我,把自己慢慢調回完整的狀態,然後以暖暖的心情回家。
網路基因的總經理Mouse通常到八、九點才下班,夜市是他鍾情的選擇,夜食對他來說不僅填飽肚子,也是一天告一段落的儀式;《深夜食堂》中文版譯者丁世佳習慣在居酒屋用餐,和師傅能挨著吧檯聊天的感覺很能拉近人與人彼此的距離。一陣子不見的音樂人趙之璧,和我們聊音樂圈的人下班後都去哪裡吃飯??,還有各地的夥伴們提供了一些在地人的深夜食堂口袋名單。希望簡單的夜食行為,能療癒每個人帶來更多力量。
一天三餐,附和著現代人作息與工作的步調,也各自展現不一樣的生活情調;我們曾經在第一期談過早餐,找了一些朋友分享他們喜歡吃早餐的理由,引起許多人開始重視吃早餐這件事,而願意好好騰出一段時間留給早餐,滿足充實地開展一天。這次,我們以夜食為主題,想聊工作下班後,一天結束前的這頓餐食,大家會怎麼度過?
夜食的定義,以現在來說會隨每個人的時間而有所不同,有些人早下班、有人晚下班,晚上七點前能吃完晚飯很幸福,似乎有符合養生的標準,但八點過後用餐的大有人在。很多時候一群人的聚會,彼此工作告一段落的時間不一,要湊到人數到齊,往往開飯也是八點之後的事了。夜食的形式呢,過去外食經驗總是常見三兩成群、或一夥人聚會開懷用餐,漸漸地,獨自一人晚餐的行動,已悄悄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自然發生,選一個想待的地方、想吃的食物,一人獨享這份浪漫,不用再等人喬時間,就是單純慰勞自己。
也許你的夜食是吃正餐、或者吃宵夜,選項從夜市、熱炒、居酒屋、小飯館、路邊攤到咖啡店都有,但唯一共同的是,無論一個人或一群人,透過吃東西這件滿足自然本能的行為,配上夜幕低垂帶來的感性,達到經過緊繃一天過後的放鬆狀態,人在餐桌上會反映出最真實自然的樣子,和周遭朋友吐露心情,與鄰座不認識的客人聊天、向店老闆話家常...,在一天結束前卸下裝備、沈澱自我,把自己慢慢調回完整的狀態,然後以暖暖的心情回家。
網路基因的總經理Mouse通常到八、九點才下班,夜市是他鍾情的選擇,夜食對他來說不僅填飽肚子,也是一天告一段落的儀式;《深夜食堂》中文版譯者丁世佳習慣在居酒屋用餐,和師傅能挨著吧檯聊天的感覺很能拉近人與人彼此的距離。一陣子不見的音樂人趙之璧,和我們聊音樂圈的人下班後都去哪裡吃飯??,還有各地的夥伴們提供了一些在地人的深夜食堂口袋名單。希望簡單的夜食行為,能療癒每個人帶來更多力量。
- 小日子行事曆(第8頁)
- 一件事(第14頁)
- 在冰島移動 累積日常生活與信念(第15頁)
- 蒐集夏末倫敦一本本椅子書的風景(第18頁)
- 清湯掛麵 才是最深奧的味道(第21頁)
- 設計職人專屬工作服 讓創作更順心(第22頁)
- 演員用生命資源 替換角色(第24頁)
- 時光慢留 當沒有東西可看時才能真正看見(第26頁)
- 不信美好生態喚不回(第29頁)
- 記憶裡刻畫的那些味道(第30頁)
- 台北僅存 穿越時空的鐵道文化(第32頁)
- 用熱情守候有機茶園 收入不多卻很快樂(第34頁)
- 紀錄片是尋找事實 而不是說故事(第36頁)
- 專欄(第38頁)
- 張曼娟:清脆的,透明的,冰涼的(第38頁)
- 馬世芳:「倒行逆施」,重回單聲道(第40頁)
- 羅文傑:有機筊白筍小農的禮物(第42頁)
- 聊聊天 傅月庵 × 林芳如:編輯不是文青苦工,編輯書,更編輯人生(第44頁)
- 封面故事 Night Eating(第51頁)
- Part 01 不同身份工作者的夜食側記(第52頁)
- Part 02 店開到深夜的老闆現身說法(第72頁)
- 創作對話 紙膠帶變換日常新面貌(第82頁)
- 我們喜愛的藝文事物(第90頁)
- 嘎荔兒想聽的音樂(第90頁)
- 徐明瀚想看的展覽(第92頁)
- 陳冠宇想看的表演(第93頁)
- 左一喜愛的書籍(第94頁)
- 吳俞萱喜愛的書籍(第95頁)
- 黃揚名想看的電影(第9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