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22
內容簡介
是美術館?還是美術館企業?
誰能安然渡過美術館的生存戰?
作者以其多年專業領域素養,多次參與國際大展實際經驗與近身觀察,從國際美術館案例中,以孔恩的典範理論,嘗試從美術館亙古至今的歷史發展,以最誠實不諱的態度,爬梳出既往的脈絡,尋找目前台灣美術館所在定位以及未來的可能。
有一種戰爭,沒有煙硝與隆隆砲聲,
卻能顛覆美術館的百年傳統,
並且重新改寫文化寶藏的價值與定位。
「博物館」與「美術館」同時或接續地在歷史中穿梭延展,在不同的時間背景要求下,被賦予了不同的角色扮演與任務。從帝皇的典藏收藏、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餐飲與賣店成為美術館不可或缺的必備空間……等形式,經歷戰爭下的掠奪、工商業發展等因緣,從歐洲到美洲的重心變化,造就了美術館走進第三波的競爭賽,也見到正負評價不斷的古根漢美術館案例的產生。
面對這樣的國際美術館趨勢,位於邊陲的台灣美術館如何以對?又該走向何處?作者以其多年專業領域素養,多次參與國際大展實際經驗與近身觀察,並以孔恩的典範理論,嘗試從美術館亙古至今的歷史發展,以最誠實不諱的態度,爬梳出既往的脈絡、目前所在定位以及未來的可能。
- 前 言 美術館的大時代
- 第一章 變動中的美術館
- 達文西密碼與羅浮宮
- 研究對象:美術館的定義
- 美術館的三波發展
- 衝突之源:典範轉移
- 第二章 美術館新典範的誕生
- 管理至上‧行銷有理
- 核心典範的誕生:美國美術館
- 第三章 美術館是筆好生意
- 美術館新思維
- 歷史有價:美術館的文創商機
- 無限大的美術館商機:從 B to C 到 B to B
- 收藏的經濟效益
- 美術館產業化下的新關係
- 美術館的恐怖失衡:大者恆大,強者恆強
- 第四章 美術館第三波的邊陲效應
- 台灣的美術館發展
- 金錢打破倫理,展覽交流的新邏輯
- 誰為難了誰?進口展的問題根源
- 第三波影響下的台灣美術館
- 第三波典範衝擊下的省思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22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2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