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作者的心目中,骨董不應是藏在深宮大院的收藏品,而該是融入生活中的文物。有許多古董高貴不貴,是一般人都可享受到的美學生活。
本書記錄了作者多年來古董文物的收藏歷程,其收藏態度是兼具實用與欣賞的興味,故也是生活化的。其內容並非一般題材嚴肅的古董鑑定、古董通史或市場行情,也就是說,這不是一本專業性的古董參考書;作者著重的是其多年來的收藏經驗,及與行家、店家交手、交往的種種點滴,當然,也介紹了他本身收藏的各種骨董。古董商與收藏家彼此間像朋友但又各懷鬼胎,且角色常互換,常常古董商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收藏家也常私下交易,搖身一變成為古董商人,臺灣有很多古董店就是收藏家開的。每一個物件的製作與流傳,常隱含不少家族的興衰榮辱。所以在古董的世界裡,不只涉及器物本身的品相與歷史,也有很多相關的人與事,以及尋寶過程之樂事。
作者親自手繪書中介紹的每一收藏物件,為本書增添可看性。閱讀本書,您彷彿跟著作者進行一趟古董之旅、享受尋寶之趣,能夠學習如何欣賞古物,獲得與古董相關的知識,並且一窺古董店神秘的面貌。
骨董收藏既是品味的表徵,也具有一種形上的象徵意義,那是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是人類文明中最美好的一部份。
- 自序(第5頁)
- 尋寶客的寶貝──溫小平序(第10頁)
- 藝術家談古──趙曉寧序(第14頁)
- 1‧一柄簡練的竹雕如意(第17頁)
- 2‧令人懷念的鼓椅(第25頁)
- 3‧秀麗的酸枝圓桌小姐椅(第33頁)
- 4‧柞榛木畫桌的真假(第41頁)
- 5‧文綺典雅的古董書櫃(第49頁)
- 6‧空靈清雅的古董圈椅(第57頁)
- 7‧樹幹形紫檀筋瓶(第65頁)
- 8‧窮工殫巧的竹雕小香筒(第73頁)
- 9‧柔和的奶油燈(第81頁)
- 10‧古意精巧的木雕片(第89頁)
- 11‧溫潤如玉的黃花梨小櫃(第97頁)
- 12‧沈穩的黃花梨官皮箱(第105頁)
- 13‧雍容華貴的紫檀木(第111頁)
- 14‧沈穆之美的古董石雕(第119頁)
- 15‧溫馨宜家的古董壁爐(第127頁)
- 16‧淳樸的高古陶器(第135頁)
- 17‧樸拙的日本鐵茶壺(第143頁)
- 18‧深情的古董民藝品(第151頁)
- 19‧踩在如金銀珠寶般的古董地氈上(第159頁)
- 20‧古董燈的生活美學(第169頁)
- 21‧古董的緣份(第179頁)
- 22‧三峽古董店(第187頁)
- 23‧基隆河畔的古董店(第195頁)
- 24‧深入民間的古董販仔腳(第205頁)
- 25‧古董阿坤,一個古董業者(第213頁)
- 26‧古董美女(第221頁)
- 27‧台南尋寶記(第227頁)
- 28‧精明的大陸古董客(第235頁)
- 29‧到我家淘寶的大陸客(第243頁)
- 30‧淡水阿丁的觀點(第251頁)
- 後記:力挽狂瀾的台灣古董業者的生存之道(第257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