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2
是倫理?還是道德?什麼是企業倫理?全書依照不同的面向介紹「企業倫理」。*基本觀念面向:瞭解什麼是倫理?還是道德?什麼是企業倫理?*倫理教育面向:瞭解企業倫理教育的推行、道德發展與道德量測;校園倫理教育的推行,以及倫理意識、決策與判斷。進而延伸瞭解:職場倫理與職業倫理、倫理領導與經營倫理,以及環境保護的倫理等議題。*社會責任面向:瞭解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永續與社會責任型投資,以及企業公民責任的概念。進而擴展討論:跨國企業的倫理議題,以及行政倫理與非政府倫理等議題。
- 第一章 是倫理?還是道德?(第VIII頁)
- 1.1 倫理、道德與法律的界定(第2頁)
- 1.2 倫理、道德與法律的關係(第4頁)
- 1.3 倫理的意涵與原則(第6頁)
- 1.4 倫理學的相關議題(第12頁)
- 1.5 道德的相關議題(第18頁)
- 第二章 什麼是企業倫理(第26頁)
- 2.1 企業倫理意涵之探討(第28頁)
- 2.2 企業倫理界定之探討(第29頁)
- 2.3 企業倫理重要之探討(第32頁)
- 2.4 企業倫理應用之探討(第35頁)
- 2.5 企業倫理研究之探討(第37頁)
- 第三章 企業倫理教育的推行(第46頁)
- 3.1 企業倫理教育為何重要(第48頁)
- 3.2 企業倫理教育的發展(第52頁)
- 3.3 企業倫理的推動與必要(第58頁)
- 3.4 社會對企業倫理的期許(第60頁)
- 3.5 企業倫理教育的紮根(第64頁)
- 第四章 道德發展與道德量測(第72頁)
- 4.1 企業倫理教育的精神(第74頁)
- 4.2 道德量測的研究設計(第75頁)
- 4.3 道德發展的學理背景(第77頁)
- 4.4 道德發展的相關文獻(第82頁)
- 4.5 道德量測的實證分析(第90頁)
- 第五章 校園倫理教育的推行(第102頁)
- 5.1 校園倫理的研究設計(第104頁)
- 5.2 校園倫理教育的觀點(第106頁)
- 5.3 校園倫理關係的轉變(第108頁)
- 5.4 校園倫理教育的實施(第111頁)
- 5.5 校園倫理教育的回饋(第119頁)
- 第六章 倫理意識、決策與判斷(第126頁)
- 6.1 倫理意識的自我測試(第128頁)
- 6.2 倫理決策的步驟與過濾(第130頁)
- 6.3 郎尼根的四步驟法(第132頁)
- 6.4 亞瑟.安德森的七步驟法(第135頁)
- 6.5 福克斯/迪馬可的六步驟法(第140頁)
- 6.6 倫理判斷模式的限制(第142頁)
- 第七章 倫理判斷的教學操作(第150頁)
- 7.1 倫理判斷案例的操作(第152頁)
- 7.2 教學案例:韓國幹細胞研究事件(第157頁)
- 7.3 教學案例:統一超商募款事件(第158頁)
- 7.4 教學案例:HP非法調查洩密案事件(第163頁)
- 7.5 教學案例:毀謗名譽事件(第166頁)
- 第八章 職場倫理與職業倫理(第176頁)
- 8.1 職場倫理與職場專業(第178頁)
- 8.2 臺灣的職場倫理教育(第180頁)
- 8.3 企業職場倫理的必要(第182頁)
- 8.4 專門職業與職業倫理(第186頁)
- 8.5 職場倫理的相關議題(第189頁)
- 第九章 倫理領導與經營倫理(第198頁)
- 9.1 倫理領導的意涵(第200頁)
- 9.2 經營倫理的建立(第202頁)
- 9.3 公司治理的倫理議題(第205頁)
- 9.4 倫理守則與政府法規(第211頁)
- 9.5 倫理領導的相關議題(第215頁)
- 第十章 環境保護的倫理議題(第224頁)
- 10.1 人與環境的互動與衝突(第226頁)
- 10.2 環境問題的形成與認知(第230頁)
- 10.3 環境保護的倫理與策略(第233頁)
- 10.4 企業與環境的共生法則(第238頁)
- 10.5 企業對環境倫理的責任(第243頁)
- 第十一章 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第250頁)
- 11.1 企業社會責任的學理(第252頁)
- 11.2 企業社會責任的推行(第256頁)
- 11.3 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第261頁)
- 11.4 三重基線企業的概念(第264頁)
- 11.5 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第267頁)
- 第十二章 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第278頁)
- 12.1 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第280頁)
- 12.2 臺灣企業社會責任的評選(第286頁)
- 12.3 企業社會責任的展望(第294頁)
- 12.4 臺灣企業社會責任的策略(第297頁)
- 12.5 企業社會責任的評等(第300頁)
- 第十三章 永續及社會責任型投資(第312頁)
- 13.1 永續及社會責任型投資的介紹(第314頁)
- 13.2 社會責任型投資的發展(第318頁)
- 13.3 社會責任型投資基金(第321頁)
- 13.4 臺灣社會責任型投資(第326頁)
- 13.5 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第330頁)
- 第十四章 企業公民責任的概念(第340頁)
- 14.1 企業社會責任主要議題(第342頁)
- 14.2 社會責任會計的概念(第345頁)
- 14.3 企業公民責任與價值(第349頁)
- 14.4 企業的公民經驗(第351頁)
- 14.5 企業公益的發展(第355頁)
- 第十五章 跨國企業的倫理議題(第366頁)
- 15.1 跨國企業的倫理守則(第368頁)
- 15.2 跨國企業的共同規範(第370頁)
- 15.3 跨國企業的公眾責任(第374頁)
- 15.4 跨國企業的公民意識(第378頁)
- 15.5 跨國企業的區域關係(第382頁)
- 第十六章 行政倫理與非政府倫理(第392頁)
- 16.1 企業倫理的機制意涵(第394頁)
- 16.2 行政倫理的意涵與原則(第396頁)
- 16.3 政府的行政倫理議題(第400頁)
- 16.4 倫理企業與倫理政府(第406頁)
- 16.5 社會治理的倫理議題(第410頁)
- 16.6 國際機構的倫理關懷(第413頁)
- 中英索引(第422頁)
- 英中索引(第428頁)
紙本書 NT$ 550
單本電子書
NT$
38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2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