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3
內容簡介
由於中國人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脆弱,中國雖然達到了人均收入6000多美圓的中等收入水平,但是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例如:必須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實現政府經濟職能的轉變;必須解決好資源和環境對發展的制約,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好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問題,實現社會和諧、共同富裕。為此,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六個方面的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新的動力和活力,創造不竭的改革紅利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總之,中國人民所具有的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勤勞苦幹、善於學習、願意合作的精神,以及不斷深化改革的勇氣和智慧,將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夢想一定能夠在2020年實現。
- 一、工業化進程的啟動與推進(第2頁)
- 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第4頁)
- 政府主導下的工業化進程(第13頁)
- 計畫經濟時期的經濟發展(第22頁)
- 二、從計劃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變革(第31頁)
- 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結合的經濟改革(第33頁)
- 計劃與市場:社会主義經濟再認識(第46頁)
-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新階段(第56頁)
- 三、經濟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型(第65頁)
- 產業結構的優化昇級(第67頁)
- 經濟發展方式的調整(第72頁)
- 四、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第77頁)
- 局部試點與逐步推進(第79頁)
- 對外貿易的規模與結構(第83頁)
- 引進外資與對外經濟合作(第89頁)
- 五、从贫困到小康:变化中的城乡居民生活(第95頁)
- 高速積纍時期的人民生活(第97頁)
- 小康之路:城鄉居民生活的轉變(第99頁)
- 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體系的構 建(第107頁)
- 六、反哺「三农」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第115頁)
- 「三農」問题的歷史淵源(第117頁)
- 聚焦三農:「反哺」進程的開啟(第121頁)
-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第125頁)
- 七、均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第135頁)
- 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第137頁)
- 興邊富民行动: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第142頁)
-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第146頁)
- 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与展望(第149頁)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濟藍圖(第151頁)
- 實現新「四化」:挑戰機遇並存(第159頁)
- 任重道遠:中國的小康之路(第170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