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
  • 點閱:203
    78人已收藏
  • 作者: 李珀著
  • 出版社:高等教育
  • 出版年:2014
  • ISBN:9789862660881
  • 格式:PDF,JPG
  • 頁數:514
  • 書籍難度(SR):92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9

如何讓孩子學得更好,更樂於學習,從來都不是完成式,而是進行式,面對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的升學機制,考驗著現場教師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的能力。以多年的教學行政與授課經驗,本書歸納以教師專業成長為主的視導教學、課程與教學、與腦相容的教與學、班級經營、學習理論、差異化教學——左右腦的對話、教學策略——將多元智慧、圖像學習、認知學徒、情境教學融入合作學習之策略、學習與動機、學習與情緒及引起注意、學習與記憶、多元評量、有效能的教學、有效能的教師等各大領域的方法與理論,不論是教師或是家長,藉由本書,均可對教育本質有更清楚的理解,期以本書讓莘莘學子能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及更佳的學習效果。

李珀
 
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兼任副教授(2013年〜迄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兼任副教授(2006年〜2007年)

‧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程兼任講師(1996年〜迄今)
‧淡江大學教育學程兼任副教授(1997年〜1998年)
‧中原大學教育學程兼任副教授(1993年〜2008年)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校長(1993年〜2014年)
 
學歷:美國佛州國際大學教育博士
 
專長:教學與研究


  • 推薦序(第III頁)
  • 自序(第XI頁)
  • 第 1 章 以教師專業成長為主的教學視導(第1頁)
    • 第一節 教學視導的意義、原則及目標(第2頁)
    • 第二節 教學視導、教學評鑑及教學領導(第10頁)
    • 第三節 臺灣教學專業成長系統之發展與使用(第18頁)
    • 參考文獻(第71頁)
  • 第 2 章 課程與教學(第79頁)
    • 第一節 課程定義(第79頁)
    • 第二節 課程的理論基礎(第80頁)
    • 第三節 課程與知識的架構(第92頁)
    • 第四節 課程設計模式(第95頁)
    • 第五節 近年的課程實務運作(第109頁)
    • 參考文獻(第132頁)
  • 第 3 章 與腦相容的教與學(第135頁)
    • 第一節 與腦相容學習的概念與原則(第136頁)
    • 第二節 與腦相容學習的課程設計(第151頁)
    • 第三節 與腦相容學習的教學設計(第162頁)
    • 參考文獻(第167頁)
  • 第 4 章 班級經營(第171頁)
    • 第一節 班級經營效能(第172頁)
    • 第二節 班級常規(第175頁)
    • 第三節 時間的運用(第180頁)
    • 第四節 班級氣氛(第184頁)
    • 第五節 班級獎懲(第186頁)
    • 第六節 班級布置:教室設備、布置與衛生(第195頁)
    • 參考文獻(第204頁)
  • 第 5 章 學習理論(第207頁)
    • 第一節 Vygotsky的學習理論觀點(第208頁)
    • 第二節 有意義學習理論(第214頁)
    • 第三節 學習理論觀點(第220頁)
    • 第四節 教學理論(第222頁)
    • 參考文獻(第227頁)
  • 第 6 章 差異化教學:左右腦的對話(第229頁)
    • 第一節 腦與學習理論基礎(第230頁)
    • 第二節 左、右腦的功能(第237頁)
    • 第三節 學習風格(第244頁)
    • 第四節 多元智慧(第253頁)
    • 第五節 合作學習(第258頁)
    • 第六節 多元評量(第259頁)
    • 第七節 教學實務建議(第260頁)
    • 參考文獻(第263頁)
  • 第 7 章  教學策略:將多元智慧、圖像學習、認知學徒、情境教學融入合作學習之策略(第267頁)
    • 第一節 教學模式概要(第268頁)
    • 第二節 有效能的教學策略(第274頁)
    • 參考文獻(第320頁)
  • 第 8 章 學習與動機、學習與情緒及引起注意(第323頁)
    • 第一節 學習與動機(第324頁)
    • 第二節 學習與情緒(第337頁)
    • 第三節 引起注意(第342頁)
    • 參考文獻(第361頁)
  • 第 9 章 學習與記憶(第365頁)
    • 第一節 記憶種類(第366頁)
    • 第二節 在教學上的應用(第377頁)
    • 參考文獻(第388頁)
  • 第 10 章 多元評量(第391頁)
    • 第一節 教學評量的意義(第392頁)
    • 第二節 多元評量的方式與實務(第393頁)
    • 參考文獻(第407頁)
  • 第 11 章 有效能的教學(第409頁)
    • 第一節 有效能教學的定義(第410頁)
    • 第二節 教師的教學效能(第418頁)
    • 第三節 有效能教師的行為(第434頁)
    • 第四節 教師的專業成長(第441頁)
    • 第五節 有效能教學的向度(第443頁)
    • 參考文獻(第450頁)
  • 第 12 章 有效能的教師(第453頁)
    • 第一節 有效能的教師對學生的正面期許(第456頁)
    • 第二節 有效能的班級經營與管理(第459頁)
    • 第三節 有效能的教師精熟課程設計(第466頁)
    • 第四節 有效能的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第471頁)
    • 第五節 結論(第482頁)
    • 參考文獻(第483頁)
  • 附錄(第487頁)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9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