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大企業新進員工教育訓練指定用書!
本書讓不善言辭的人勇於開口,讓自認口才不差的人更上一層樓!
事實告訴我們,常常在許多時候,同一件事情,只因為談笑風生與言辭木訥的差別,結果往往大相徑庭,前者做起來水到渠成,順理成章;而後者卻舉步維艱,困難重重。更有許多人,因為不善辭令,一輩子屈居於他人之下,無法伸展!
【內文摘錄】
你也能有好口才
說話這件事,如果我們不詳加思考,總以為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從牙牙學語的孩子到行將就木的老頭,誰不會說話呢?哪怕就是一個啞巴,也會用打手勢和做出各種表情來代替他的談話,以此來表情達意。
只要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就可以發現其實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嗎?一場小小的聚會,過程中如果能有一番美好、愉快的談話,便會使人覺得趣味盎然,如沐春風;一場重要的談判交涉,當事人如果能說上一番情深意厚、感人肺腑的話,便會立刻化干戈為玉帛。反過來說,一場原本美好的聚會也有可能會因談吐不慎,結果弄得如同嚼蠟;一件芝麻大小的事情,可能也會由於言語不妥,而引起極大的爭端來。由此看來,說好話,難道不是一件不可忽視的事嗎?
事實告訴我們,常常在許多時候,同一件事情,僅僅是因為談笑風生與出言訥訥的差別,其結果往往會大相逕庭,前者做起來水到渠成,順理成章;而後者卻舉步維艱,困難重重。更有許多人,因為不善辭令,一輩子屈居於他人之下,無法伸展。
由此可見,掌握說話的藝術對許多人來說,是多麼重要而緊迫的一件事。
不過,說話這件事並不是全憑天生的,應該是來自於先天的賦予佔一半,後天的訓練也有一半。有許多初出茅廬的人,往往一見到別人時,言未出而面已紅赤。不過如果他們經過若干時日的鍛練之後,就能大致無誤地表達出自己的本意;如果再經過若干時日的磨練,更能於表情達意之外加一些自己的解釋與評斷;又經若干時日之後,他們就能成為活脫脫一個「舌戰群儒」的孔明式人物了。而當初他們如果永遠將自己封閉起來,寡言少語,蟄居山野,又不與外人接觸,不去尋找訓練自己談話的機會,他們豈不永遠就是一個出言訥訥者,又哪裡能舌戰群儒呢?因此,說話的藝術也和別的藝術形式一樣,需要你不懈的努力。
經驗是人類學習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這些經驗既可以經由自己的不斷「試錯」,然後找到一條通向正確方向的途徑;也可以藉著向前輩們學習,沿著他們的足跡前進。兩者比較起來,顯然前者是一件非常不聰明的做法,我們應當去尋求以前的先行者的經驗來作為自己前行的基礎,吸取他們長期摸索而得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發揮在我們的言行之中,以得體的說話來捍衛自己的利益,保持自己的尊嚴,從他人的掣肘中解脫出來,在人生的談判桌上,變被動為主動,那才是最經濟與聰明的方法。──而本書,就是這樣一些經驗和方法的總匯。
- 譯者序/你也能有好口才(第5頁)
- 第一章 如何改進你的談話(第15頁)
- 談話能力可以經由訓練而提高(第16頁)
- 改進話題(第22頁)
- 培養自己說話的能力(第27頁)
- 談話的分析(第28頁)
- 談話時心境必須平和(第29頁)
- 儘量把自己的意思說出來(第31頁)
- 兩種利益(第32頁)
- 讓別人也有表達的機會(第34頁)
- 目的必須確定(第34頁)
- 談話要適可而止(第39頁)
- 談話者的條件(第42頁)
- 常見的戰術(第44頁)
- 讓談話繼續(第45頁)
- 兩類談話(第46頁)
- 德摩西尼練習演說的方法(第48頁)
- 第二章 如何開始一場談話(第51頁)
- 談話必須有趣(第53頁)
- 兩種興趣(第56頁)
- 話題與個人(第58頁)
- 情緒與天性(第60頁)
- 愉快與不愉快(第61頁)
- 避免別人厭惡的話題(第66頁)
- 使用恭維(第69頁)
- 請教他們一個問題(第70頁)
- 請問對方的意見(第71頁)
- 女人的秘密(第73頁)
- 開啟談話之鑰(第94頁)
- 第三章 兩個人之間的談話(第97頁)
- 一對一與一對多談話之差異(第98頁)
- 利與不利(第100頁)
- 相互間的興趣(第102頁)
- 基本態度(第103頁)
- 對他人有興趣(第106頁)
- 我們所不喜歡的人(第108頁)
- 老生常談(第109頁)
- 說話必須誠懇(第113頁)
- 價值與危險(第115頁)
- 五種人物(第117頁)
- 怎樣與長者談話(第118頁)
- 怎樣與年幼者談話(第120頁)
- 怎樣與上級談話(第122頁)
- 怎樣與下級談話(第125頁)
- 女人是不同的(第126頁)
- 女人的直覺(第128頁)
- 如何取悅異性(第133頁)
- 怎樣消除雙方之間的障礙(第137頁)
- 如何選擇話題(第138頁)
- 第四章 如何應對他人(第141頁)
- 什麼樣的應對才算巧妙(第142頁)
- 敏捷的反攻(第142頁)
- 巧妙應對的四個特點(第144頁)
- 心智上的敏捷(第146頁)
- 心智的過程(第147頁)
- 自信的重要(第148頁)
- 迅速反攻的兩種方法(第150頁)
- 練習的三種好處(第152頁)
- 晚會中所用的方法(第153頁)
- 創造性和好群性(第156頁)
- 對聽眾的影響(第158頁)
- 第五章 談話中的爭論(第163頁)
- 不同意見是激起談話的方法(第164頁)
- 為什麼我們要辯論?(第165頁)
- 辯論的要點(第166頁)
- 第一個妙法(第174頁)
- 在堅持中獲得勝利(第175頁)
- 邏輯的性質(第177頁)
- 三段論法(第178頁)
- 演繹法與歸納法(第181頁)
- 事先的與事後的推理(第182頁)
- 間接辯論(第184頁)
- 強 調(第186頁)
- 運用比喻(第187頁)
- 虛偽的推理(第190頁)
- 辯論中的感情(第198頁)
- 故意讓步(第200頁)
- 「是的」技巧(第202頁)
- 連聲說是(第203頁)
- 反 攻(第206頁)
- 「是的……不過」的方法(第208頁)
- 第六章 如何讓自己機敏起來(第213頁)
- 機敏的要素(第215頁)
- 說話之前必須先思考(第219頁)
- 慎防心不在焉(第220頁)
- 為什麼會說錯話?(第222頁)
- 事前的準備(第224頁)
- 發表意見(第226頁)
- 含糊的價值(第229頁)
- 如何規勸他人(第231頁)
- 不得不說「不」時(第234頁)
- 當你感覺不安時(第238頁)
- 第七章 傾聽的藝術(第241頁)
- 傾聽的價值(第242頁)
- 防禦性的沈默(第243頁)
- 在傾聽中學習(第245頁)
- 藉由傾聽研究人性(第246頁)
- 讓談話者愉快(第251頁)
- 不時發言(第253頁)
- 死一樣的沉寂(第253頁)
- 傾聽的規則(第255頁)
- 同情心(第258頁)
- 打破沉寂(第259頁)
- 第八章 討人喜歡與惹人討厭的人(第263頁)
- 討人喜歡與惹人討厭的人(第264頁)
- 讓自己做得更好(第289頁)
- 談話中的德性(第290頁)
- 聲氣相應(第29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