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幸福北慈
愛不斷線

台北慈濟醫院友善幸福職場

二○二四年十一月一日,台北慈濟醫院榮獲1111 人力銀行生技醫療類二○二四年幸福企業金獎,由鄭敬楓副院長代表到臺北寒舍艾美酒店接受表揚。這是台北慈濟醫院第三度獲獎,醫院自啟業以來,落實職場公平與尊重,提供各式福利、完整的教育訓練,打造友善職場,讓新進同仁及早適應工作環境。趙有誠院長在受訪時指出:「台北慈濟醫院最大的特色在於,大家將彼此視為家人,且以『感恩、尊重、愛』的慈濟精神,照顧所有病苦的人。我想這就是同仁工作幸福感的來源。」
人力資源室魏芝貞主任也提到,為了有效協助同仁解決問題,醫院設立員工關懷小組及多元的溝通管道,舉凡性騷擾申訴、職場醫療暴力事件、生活健康諮商等,均有專人受理。二○二○年起,更定期舉辦主管職能培訓課程、員工關懷系列講座,從主管的管理面、員工的身心、健康、飲食、親子關係,給予全方位照顧。此外,定期的慈誠懿德會、新人照顧活動以及近幾年人文室辦理的家聚活動,更是友善職場的一環。魏主任表示:「醫院的特色就是同理跟愛,所以不只會照顧員工,還會照顧到員工的家庭。」也因此,在這兩千多人的大醫院裡,處處都有陪伴同仁共同度過困難時刻的感人故事。

特別報導
醫療朝山經行
慈濟五九滌心垢

〔斗六〕
四月十八日清晨,斗六慈濟醫院上百位同仁及志工,在院長簡瑞騰的帶領下,由醫院停車場往大廳佛陀問病圖方向朝山經行,在一步一腳印之間,反省、發願。簡瑞騰院長表示,跟著一聲聲佛號,可以啟發醫療工作人員的一分善心、愛心跟佛心,我們是一個佛教、行善的團隊,一起做好救苦救難的工作。
今年的朝山活動將跪拜全程改為經行,簡瑞騰院長表示,「上人體諒很多社區的老菩薩年紀愈來愈大,因此改成經行的方式,形式雖有改變,但意義是一樣
的。雖然不跪不拜,但是一步一腳印之間,一樣可以懺悔發願,心口意同樣可以藉著一步一步的行走來冥想、靜心。
朝山最後,大家站在大廳的佛陀問病圖前,讓簡院長感受很深,他說:「上人今年給我們的祝福就是正念、學與覺,精進力行菩薩道,所以一定要有正念、善心,在菩薩道上,大家共同來精
進。」

〔大林〕
四月二十一日,大林慈濟醫院近三百位同仁與志工,清晨六點齊聚醫院大門口,在賴寧生院長及院長室主管帶領下,步步虔心,朝向大廳佛院問病圖方向經行朝山。
賴寧生院長表示,今天是一個殊勝的日子,大林慈濟醫院、斗六慈濟醫院及嘉義慈濟診所的同仁,一起用朝山經行的方式來供養上人,祈福共聚善念,淨心去無明,精進不退轉。所有人隨著莊嚴的佛號聲,在靜心步行間,步步踏實,念念清淨;在起步的動作中,沉澱自己的心靈,也發心立願,菩薩道上永不退轉,讓靜思法脈代代相傳。

〔臺北〕
四月二十一日,台北慈濟醫院於院前廣場舉行經行祈福,趙有誠院長帶領醫院同仁及志工共七百五十五人共襄盛舉,虔誠禮佛,唱誦佛號,祈禱天下無災無難。接著,志工早會四大志業連線,感恩上人的帶領,未來將堅心定念,以佛法入心入行。
天剛破曉,晨露洗滌塵壤,尚未五點,台北慈濟醫院院前廣場已聚集一行整齊隊伍,準備進行經行儀式。引磬聲及木魚聲響起,莊嚴佛號陣陣傳出,伴隨蟬鳴鳥叫,寧靜祥和。眾人隨著「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以趙有誠院長為首,雙手合十,同步前進,專心感受當下,心神合一。其中,除了醫院同仁及志工,尚有一般民眾參與,且即使行動不便、年長等不方便跪拜的會眾,皆齊心謙卑問訊,同祈世界無災無難。
趙有誠院長感恩協助經行活動的所有同仁及志工菩薩,以及在場發心參與的每一個人,亦希望首次參與的同仁能受到慈濟文化的薰陶。他期勉大家莫忘與上人和慈濟的良好緣分,台北慈濟醫院的一磚一瓦,皆是由前人齊心打造、後人的守護,以及上人一路帶領,才有今日屹立不搖的磐石。
經行結束,院部主管分送蘋果,祝福參與的會眾皆能健康平安。

〔臺中〕
台中慈濟醫院歡喜祝福慈濟基金會五十九周年,四月廿一日清晨五點,簡守信院長帶領慈院卅六位同仁、一百四十位慈濟志工精進朝山,微雨中氣氛莊嚴殊勝。院長與同仁、志工,隨後參與早會,連同慈濟四大志業暨全球慈濟人共同祝賀,也祝福上人法體安康,法輪常轉。
清晨五點雲層仍厚,天空落下綿綿細雨。台中慈院朝山隊伍浩蕩長,簡院長和院長室主管在前方引領大眾,隨著引磬聲響起,全體齊聲念誦佛號,隊伍整齊一致,一步一腳印走入慈院大廳佛陀問病圖前,虔誠邁向自性靈山。
簡院長提到透過朝山能讓心沉澱安定,進而盤點生命,回顧自己人生方向和目標。在慈濟世界日子裡的步調很快,要珍惜能跟自己對話和省思的時間,體會上人創辦慈濟功德會的篳路藍縷,才能堅定地如朝山時步伐,朝上人希望的方向去努力。正是四月時節,簡院長引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內容,希望同仁學習慈濟人的付出,是愛、是暖、是希望。

〔花蓮、玉里、關山〕
四月二十一日時逢農曆三月二十四日,是慈濟基金會五十九周年慶。由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玉里慈濟醫院院長陳岩碧、關山慈濟醫院院長潘永謙帶領主管及同仁,回到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與慈善、教育、人文志業等主管同仁向上人、精舍師父與全球慈濟人祝賀慈濟五十九周年慶;世界四大不調、災難頻傳,祈禱人心淨化、天下無災無難。
清晨四點多,一行人迎著綿綿細雨回到精舍,由於雨勢未停,朝山經行改為到主堂參與早課,在精舍師父引領下,誦念經文,將躁動的心靈沉澱下來也洗滌內心的無明煩惱。
志工早會與遠在三千七百零三公里之外王舍城靈鷲山說法臺同步連線,跨越時空間限制,聆聽上人開示,重現佛陀說法。上人慈示,雖然身在臺灣,無法親自前往,但心始終朝向靈鷲山,天天都在心中頂禮。

〔花蓮〕
傳法健身慶周年
佛法梵唄入心行

響應以傳法健身慶祝慈濟基金會五十九周年慶,花蓮慈濟醫院十九位同仁把握時間,利用午休勤加練習,四月二十一日展現成果,與四大志業合作完成整齊、充滿力道而莊嚴的演示。傳法健身也讓平常忙於守護生命的醫院同仁在梵唄和運動中穩定神經情緒,並達到訓練肌力和氣血循環的效果,讓人神清氣爽,可以繼續專注在工作崗位上精進前行。

接續上午的早會和藥師法會等淨心虔誠的靜態活動之後,下午則動起來「傳法健身」,各志業體聯合以無量義經德行品經文梵唄,結合太極拳健身動作輪番演示,在靜心、莊嚴與整齊劃一中舒筋展骨、活絡氣血,傳法健身,將佛法融入於每一句的經文梵唄和舉止動作中。

雜誌簡介
 
人醫心傳:慈濟醫學人文月刊
人本醫療 尊重生命 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雜誌內容包括醫療科技新知、守護生命醫世情、志工筆記、外國人在慈濟、大愛醫生館、溫馨醫病情等單元。
原刊名:慈濟院訊,發行至第17卷第9期(民92年9月)止;自民93年1月起改為現刊名,期數另起。
  • 上人開示 愛心無盡,心泉不竭(第4頁)
  • 社論 淬鍊二十 打造愛的職場(第6頁)
  • 微光心語 醫者心‧人間情——阮的心惦北慈二十年(第8頁)
  • 封面故事(第12頁)
    • 幸福北慈 愛不斷線 台北慈濟醫院友善幸福職場(第12頁)
    • 護理幸福藍圖 以愛灌溉(第18頁)
    • 醫療爭議 關懷的善力護法(第24頁)
    • 慈濟醫療人文家風(第28頁)
  • 特別報導 醫療朝山經行 慈濟五九 滌心垢(第32頁)
  • 全球人醫紀要(第44頁)
    • 【印尼 北蘇門答臘省】教室成診間 口腔保健從小學習(第44頁)
    • 【尼泊爾 藍毗尼專區】骨科義診 解村民憂勞痛創(第45頁)
    • 【印度 比哈爾省】下鄉健檢與衛教 本土醫師一起來(第46頁)
    • 【臺灣 基隆】健康從齒開始 為植物人洗牙(第48頁)
    • 【臺灣 新北】當彼此的神隊友 守護偏鄉長者(第50頁)
    • 【臺灣 彰化】關懷與陪伴 心靈良方慰病苦(第52頁)
  • 心素食儀 營養護眼顧視力(第54頁)
  • 髓緣 捐髓後升格當媽(第56頁)
  • 健康補給站(第62頁)
    • 會走路的肺炎 兒童的肺炎黴漿菌感染(第62頁)
    • 屁股單邊痛 惡性腫瘤骨轉移(第64頁)
  • 點亮希望 歸還一個紅包結下的緣(第66頁)
  • 慈濟醫療誌(第69頁)
    • 關山 長照站進駐輔具平臺 樂齡環保逗熱鬧(第70頁)
    • 大林 溫馨共修顧健康 健康滿分樂同行(第72頁)
    • 花蓮 規律運動與親子對話 助母嬰更健康(第74頁)
    • 臺中 胸腔科病友會 踏青享受「森呼吸」(第76頁)
    • 臺北 護理職場 正念減壓(第78頁)
    • 玉里 中醫巡迴醫療再出發 守護長輩安心看診(第80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