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跨界想像: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
  • 點閱:7
    1人已收藏
  • 作者: 陳筱筠 著
  • 出版社:聯經
  • 出版年:2025
  • ISBN:9789570876857
  • EISBN:9789570876833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42687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藉由重返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場域,提出歷史經驗的交錯與參照、關係的思考,以及媒介與文類的跨越。這三個研究問題與聚焦重點,一方面帶出文學邊界的多孔性,另一方面凸顯在這個對話過程中各個區域的境遇性實踐。

本書探討五份香港文藝刊物的位置與文學建構策略,以跨界想像重新思考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強調文學發展的流動性,以及當時香港如何與不同地域之間形成對話與連結。無論是嘗試打造理想文化中國的《八方》;以香港為中介,連結各地華文文學的《香港文學》;提供香港本地作家發表園地並重思本土意義與現實的《大拇指》與《素葉文學》;或是並置嚴肅與通俗文學,形塑香港城市與視聽文化想像的《博益月刊》,都以不同的方式建構香港文學。這些不同的路徑以及各個刊物所開啟的議題,提供我們拼湊出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發展的軌跡。

作者:陳筱筠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現為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曾任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曾獲成功大學交換學生甄選至香港浸會大學(2013),博士論文獲科技部(2013-2014)與教育部(2017-2018)獎助。研究領域為臺灣現當代文學、香港文學、華語電影、文化研究。相關著作發表於《中外文學》、《思與言》、《中國現代文學》、《臺灣文學研究》、《電影欣賞學刊》和《文化研究季刊》等學術期刊。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序一 如此一九八○年代——序陳筱筠《跨界想像:1980 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熊志琴
  • 序二 跨界號上的斷想/陳智德
  • 導論 如何理解香港文學
    • 一、文學的邊界與對話關係
    • 二、幾種思考香港文學的方法
    • 三、跨界想像的思考
    • 四、本書章節安排
  • 第一章 一九八○ 年代香港文學場域
    • 一、香港文學浮現的脈絡
    • 二、不同語言的文學位置
    • 三、香港文學的正當性
    • 四、小結:文學建構與歷史過程
  • 第二章 香港文學的建構
    • 一、九七回歸前的香港文藝研究熱潮
    • 二、臺灣、中國和海外的香港文學論述
    • 三、香港文學建構在香港
    • 四、小結:香港的故事
  • 第三章 文化中國與理想的追尋:《八方文藝叢刊》
    • 一、《八方》的中介位置
    • 二、修補文化斷層與尋找中國現代文學的參照
    • 三、《八方》與臺灣
    • 四、小結:參照與轉化
  • 第四章 華文文學的連結與匯聚:《香港文學》
    • 一、《香港文學》的發聲位置
    • 二、香港經驗與中國現代文學
    • 三、境遇性的想像與可能
    • 四、小結:整合之外的視野
  • 第五章 本地文學的培植:《大拇指》與《素葉文學》
    • 一、《大拇指》與《素葉文學》
    • 二、描繪現實的方法
    • 三、培植本地文學及其外
    • 四、小結:本土性與世界性
  • 第六章 嚴肅與通俗之間:《博益月刊》
    • 一、《博益月刊》的城市文學、文化與視聽媒介
    • 二、城市短篇、城市小品與城市攝影
    • 三、流行文化與視聽媒介
    • 四、小結:再現城市的方法
  • 結語 重返的意義
  • 後記
  • 版權頁
  • 封底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優惠價
NT$ 268
(優惠期限:2025-07-31)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