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奇點已近:當人類與AI融合一體
  • 點閱:256
    18人已收藏
  • 譯自:The singularity is nearer:when we merge with AI
  • 作者: 雷. 庫茲威爾(Ray Kurzweil)著 , 許瑞宋譯
  •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 出版年:2025
  • 集叢名:經營管理:190
  • ISBN:9786267736005
  • EISBN:9786267736012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470040
  • 附註:附錄: 1939-2023年計算能力性價比圖表資料來源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紐約時報》暢銷書!

全球知名未來學家、奇點大學創辦人

雷‧庫茲威爾 重磅新作!


延續其經典著作《奇點臨近》,本書探討未來數十年科技將如何改變人類

 

奇點在物理上,是指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重力無限大的點,在這個點上,正常的物理定律無法適用。例如:黑洞的中心,或在宇宙大霹靂之前的初始奇點。

在數學裡,奇點是指函數中未定義的點,例如除以0的時候。

作者曾經預測,2029年將出現能夠通過圖靈測試的機器。

2030年代,利用奈米科技,大腦新皮質的上端部分可以連結到雲端,AI成為人類的延伸部分。

2045年,奇點來臨,人類和智慧型機器無法區分,AI比人類更聰明、更有能力,人類的命運將發生巨大改變。

----------

自從2005年雷.庫茲威爾的《奇點臨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一書首次出版以來,其對於科技的指數式發展的未來展望催生了一場全球運動,啟發了數百萬追隨者、數百本相關書籍、賣座電影如《雲端情人》、《露西》、《人造意識》等等。二十年來,庫茲威爾對於科技進步的許多預測已經得到驗證,而這些概念,如AI、智慧型機器和生物科技,也已經為大眾所熟悉。

在《奇點已近》這本全新著作中,作者對於人類邁向奇點(singularity)的進展提出了新看法,評估了他1999年提出的AI將在2029年前達到人類智慧水準的預言,並審視了科技的指數式發展—―在不久的將來,科技將使人類的智能擴大一百萬倍,並將永遠改變人類的生活。他討論的主題包括:

˙利用奈米機器人,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地重建世界;

˙克服目前120歲的壽命限制,大幅延長人類的壽命,也就是醫學的進展將達到「長壽逃脫速度」(longevity escape velocity),也就是每經過一年,人類的壽命可延長至少一年;

˙藉由將我們的大腦連結到雲端來重塑人類的智能;

˙科技的指數式發展正在促進各行各業的創新(例如農業、建築、製造業、能源科技),並改善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減少貧窮和暴力;

˙再生能源和3D列印技術的發展。

他還討論了生物科技、奈米技術和AI的潛在危險,包括一些爭議性主題,例如AI將如何影響就業、自駕車的安全問題,以及結合已逝者的資料和DNA,使他們以虛擬方式「重生」(After Life)的技術。

《奇點已近》是雷.庫茲威爾研究人工智慧六十年的巔峰之作,是他對這門科學的故事和即將到來的革命的最大貢獻。

 

專業推薦:

于天立(台大電機系副教授)

程世嘉(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詹益鑑(Taiwan Global Angels創辦人)

蔡明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務長)

 

本書讚譽:

對人類未來的精彩探索,引出了最深刻的哲學問題。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暢銷書《人類大歷史》作者

 

極少人能像雷.庫茲威爾那樣左右世界對於AI的看法。現在藉由《奇點已近》這本書,他交出了一份反映最新狀況、內容廣泛、充滿希望的指南,引領我們認識正快速逼近的未來,並將再次決定我們討論相關問題的方式。這本書以數十年的嚴謹研究為基礎,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清晰文筆探討大量課題,所有想要了解我們這個指數式發展時代的人都應該好好閱讀。

──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微軟AI部門執行長

 

這位廣受讚譽的未來學家說明了為何一種截然不同的未來將比許多人所想的更快到來……我們不應低估庫茲威爾的預測思考能力……本書提出了關於未來的大量想法,庫茲威爾清晰且熱情地說明了他的展望。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推薦)

 

雷.庫茲威爾基於摩爾定律的抽象概念,是有史以來曾畫成圖表的最重要想法。該觀念跨越庫茲威爾寫作生涯的持續性,是對人類的未來和智能的未來的最大啟示。

──史蒂夫.裘維森(Steve Jurvetson),創投業者Future Ventures董事總經理

 

雷.庫茲威爾的《奇點已近》之於資訊科技,一如查爾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之於生命科學,是一本令人信服、基於事實、富洞察力的跨學科著作,闡述了世界的基本真理。關於未來二十年的生活,沒有比《奇點已近》更重要的指南了。

──瑪蒂娜.羅斯布拉特(Martine Rothblatt)博士,天狼星衛星廣播、聯合治療公司、電動直升機和Bina48機器人的創造者

 

如果你想知道二十年後AI和我們的社會將是什麼模樣,請立即閱讀《奇點已近》。高瞻遠矚的天才雷.庫茲威爾在這本書中闡述的科技發展涵義極其非凡且深遠,我們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認識它們並做好規劃。強烈推薦本書!

──狄恩.歐尼斯(Dean Ornish),醫學博士、預防醫學研究所創始人暨總裁、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臨床教授

 

雷.庫茲威爾是我們這個數位時代最偉大的先知。《奇點已近》不只是一本書,它還是我們在即將來臨的科技復興時期的生存指南。雷對於可能發生的事及其時點的準確預測,可以幫助你在變化的海嘯中馭浪而行,而非被巨浪沖垮。

──彼得.戴曼迪斯(Peter H. Diamandis),醫學博士、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X獎基金會和奇點大學創始人

 

《奇點已近》對我們認識AI和奈米技術的寶貴作用有極大的貢獻。雷.庫茲威爾清晰講述了持續演化的資訊過程正在重塑人類智能的故事。這一連串引人入勝的歷史事件和經過嚴謹研究的事實,為人類的未來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積極精神。

──娜塔莎.維塔莫爾(Natasha Vita-More)博士,《超人類主義讀本》(Transhumanist Reader)作者,超人類主義運動的共同創造者,超人類主義研究中心創始人

 

對雷.庫茲威爾的讚譽

雷.庫茲威爾是我所知最擅長預測人工智慧未來的人。

──比爾.蓋茲

 

庫茲威爾的預測並非全都將成真,但有很多會成真,而即使你不同意他所說的一切,他說什麼還是很值得你關注。

──《費城詢問報》

 

雷.庫茲威爾有辦法以理性的大軍應付看似極其艱鉅的挑戰。

──拉斐爾.萊夫(Rafael Reif),麻省理工學院校長

 

庫茲威爾描繪了人類與機器之間的界線已經完全模糊的一種世界,它極其誘人,但有時也令人害怕。

──《波士頓環球報》
 

作者簡介

姓名: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
世界級發明家、思想家和未來學家,三十五年來大量預測證實準確。六十三年來一直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開發者,時間之久超越所有其他在世者。他是許多技術的主要發明者,包括第一台CCD平台式掃描器、全字體光學字元識別、盲人使用的印刷文字轉語音閱讀器、文字轉語音合成器、能夠重現平臺鋼琴和其他管弦樂器聲音的音樂合成器,以及商業化銷售的可處理大量詞彙的語音識別軟體。
他因為在音樂技術方面的傑出成就而榮獲葛萊美獎,他也是美國國家科技獎章的得主,並入選美國發明家名人堂。

《華爾街日報》稱他為「永不滿足的天才」;《富比士》雜誌說他是「終極的思考機器」;《Inc.》雜誌選他為頂尖創業家之一,並形容他是「愛迪生的正統接班人」;美國公共電視台(PBS)將他選為過去200年來「開創美國的16位革命家」之一。
他寫過五本暢銷書,包括《智慧型機器時代》(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心靈機器時代》(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奇點臨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AI人工智慧的未來》(How to Create a Mind,經濟新潮社出版),以及《奇點已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er,經濟新潮社出版)。他現為Google的首席研究員和AI遠見家。
https://www.thesingularityisnearer.com/


譯者簡介

姓名: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雲端封建時代》、《不存在的金融革命》和《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等數十本書。http://victranslates.blogspot.tw/
 
  • 〔推薦序〕站在指數時代的浪潮之巔――讀《奇點已近》
  • 〔推薦序〕站在奇點浪潮之巔,洞見AI賦能的未來
  • 〔推薦序〕瘋狂發展的AI世代
  • 〔推薦序〕與奇點同行――在融合的邊界思索未來的人類與文明
  • 引言
  • 第1章 我們正處於六個階段中的什麼位置?
  • 第2章 重塑智能
    • 重塑智能意味著什麼?
    • 小腦:一種模組式結構
    • 新皮質:一種自我調整、靈活的層級結構
    • 深度學習:重新創造新皮質的力量
    • AI還需要做到什麼?
    • 通過圖靈測試
    • 將新皮質擴展至雲端
  • 第3章 我是誰?
    • 何謂意識?
    • 殭屍、感質,以及意識的難題
    • 決定論、細胞自動機、湧現,以及自由意志難題
    • 一人不止一個大腦的自由意志難題
    • 「第二個你」有意識,但那是你嗎?
    • 生命出現的可能性低到不可思議
    • 重生
    • 我可以成為什麼人?
  • 第4章 生活正以指數的速度變得更好
    • 但大眾普遍不這麼認為
    • 事實是人類生活幾乎每一方面,正因為科技的指數式進步而變得越來越好
    • 識字與教育
    • 沖水式廁所、電力、收音機、電視和電腦之普及
    • 預期壽命
    • 貧窮減少和所得增加
    • 暴力減少
    • 再生能源的成長
    • 民主之普及
    • 我們現正進入指數曲線的陡峭部分
    • 再生能源正邁向完全取代化石燃料
    • 我們正邁向人人都有淨水可用
    • 垂直農業將提供平價優質的糧食,並釋放傳統農業占用的土地
    • 3D列印將徹底改變實體物品的創造與分配
    • 建築物的3D列印
    • 勤奮的人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長壽逃逸速度
    • 大漲潮
  • 第5章 就業的未來:好還是壞?
    • 當前的革命
    • 破壞與創造
    • 這次是否不一樣?
    • 那麼,我們將往何處去?
  • 第6章 未來三十年的醫療與健康
    • 2020年代:結合AI與生物科技
    • 2030和2040年代:發展和完善奈米技術
    • 奈米技術在健康和延壽方面的應用
  • 第7章 潛在危險
    • 希望與危險
    • 核武器
    • 生物科技
    • 奈米技術
    • 人工智慧
  • 第8章 與卡珊卓拉對話
  • 致謝
  • 附錄 1939-2023年計算能力性價比圖表資料來源
    • 選擇機器的方法
    • 價格資料的方法
    • 性能資料的方法
    • 其他資料來源
    • 機器、數據與資料來源列表
紙本書 NT$ 680
單本電子書
NT$ 520

類似的書籍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