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成為歐洲人:親身經歷的戰後歐洲史
  • 點閱:174
    16人已收藏
  • 作者: 提摩西·賈頓艾許 著 , 閻紀宇 譯
  • 出版社:衛城出版
  • 出版年:2025
  • ISBN:9786267645277
  • EISBN:9786267645215 EPUB; 9786267645222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238239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想像的共同體」當代歐洲版
在國家、民族認同之上,還能容許其他政治想像嗎?
什麼是歐洲?誰是歐洲人?歐洲還有未來嗎?
歐洲正遭逢戰後未有之變局,再也無法迴避的迫切問題!
★全球翻譯25種語言、吉爾伯圖書獎、《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檔案羅密歐》、《事實即顛覆》作者.窮盡畢生體悟的結晶之作
我們總以為「歐洲」是一體,卻忘了分裂才是歐洲歷史的常態。經歷過黑暗時代、相互殺伐征戰,歐洲為什麼變了?如果「想像的共同體」能夠用來解釋現代民族國家的興起,那麼超越單一國家或民族之上的聯邦與聯盟,又是如何成為當代歐洲的現實?我們或許可以想像成為德國人、成為英國人、成為波蘭人,一如成為臺灣人,但「成為歐洲人」又是怎麼樣的一種感受與體驗?
在這本活歷史裡,作者援引自己長達半世紀的旅行、報導、寫作及思考,試圖捕捉他與同代人所親歷的歐洲經驗。歐洲的定義不斷改變,但最劇烈的改變莫過於他這一代人所經歷的百年之間。他以個人生命史及第一手訪談史料為經緯,講述戰後歐洲如何一步步走過毀滅與重建、統一及分裂、勝利與失敗。
從法國諾曼第的鄉間、波蘭的碼頭到阿爾巴尼亞的群山,從最貧窮的聚落到最尊爵不凡的國家或宗教殿堂,作者行過樣貌多變的歐洲大地,親眼見證歐洲現代史上各個重大變局,同時與各式各樣的歐洲人交流,進而能描繪出歐洲之於歐洲人的意義如何不斷改變,最終讓像自己這樣的英國人,乃至於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群,產生認同和歸屬。
歐洲是什麼?哪裡是歐洲?1945年之後,歐洲如何成為八億人口精神上的原鄉?為什麼歐洲人能有「出國就像回家」的共識?對那些原本不覺得自己屬於歐洲的人而言,又是如何化異域為鄉土,在這裡找到安身立命的家園?《成為歐洲人》將以親密的情感與冷靜的心智,帶領讀者認識當代歐洲的誕生,探尋歐洲大哉問的解答。


作者簡介

提摩西.賈頓艾許(Timothy Garton Ash)


  獲獎無數的英國史學家、公共知識分子,牛津大學教授、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以對當代歐洲的研究與報導書寫著稱。海內外學生無數,包括《血色大地》作者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著有《檔案羅密歐》(新版譯名為《檔案:一部個人史》)、《事實即顛覆》等書。


  十七歲時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六十四歲時英國退出歐洲聯盟,五十年間都生活在「歐洲」之中,親身參與戰後歐洲最重大的幾項歷史事件,採訪大量歷史見證者,分析歐洲各地普通人的生活如何改變。2017年因其對歐洲整合的貢獻而獲頒查理曼獎章(Charlemagne Prize)。

  2024年獲頒加拿大吉爾伯圖書獎,將獎金五萬元加幣悉數捐給烏克蘭,購買無人機設備以對抗俄羅斯的入侵。

譯者簡介

閻紀宇


  臺大中文研究所碩士,曾任《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重要譯作包括《從經濟發展到民主》、《亞洲海洋大歷史》、《新疆再教育營》、《美國夢的悲劇》、《勝利之城》、《魔鬼詩篇》、《遮蔽的伊斯蘭》等書。


  • 封面
  • 作/譯者簡介
  • 目次
  • 導讀 追求一個完整而自由的歐洲
  • 序 曲 我們的時代
  • 第一章 毀滅(一九四五年)
  • 第二章 分裂(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九年)
  • 第三章 上升(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九年)
  • 第四章 勝利(一九九○年至二○○七年)
  • 第五章 蹣跚(二○○八年至二○二二年)
  • 尾 聲 諾曼第海灘
  • 作者附記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580
單本電子書 NT$ 406
優惠價
NT$ 357
(優惠期限:2025-07-08)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