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25/05/22 [第1994期]:王牌黃仁勳
  • 點閱:23
    1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5.05
  • 格式:PDF,JPG
  • 頁數:96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6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王牌黃仁勳

搶下輝達總部 說服黃仁勳出席世壯運反將總統府一軍 蔣萬安如何打出一手好牌?

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世壯運)5月17日將於台北大巨蛋盛大開幕,台北市政府於舉辦前一天正式公布壓軸聖火代表。令人意外的是,由AI龍頭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親自擔綱象徵「科技」領域的聖火手,這使得原本根本不出席的總統府,突然派出副總統蕭美琴上陣。究竟,總統府是否因台北市政府打出「黃仁勳牌」而改弦易轍?
知情人士說,原先已因總統、副總統婉拒出席而做好的維安規劃,都因為蕭美琴臨時要來必須重新安排,在開幕前一天臨時大轉彎,讓中央到地方的執行者人仰馬翻...........

◎戴祺修、黃信維、楊舒媚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994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1頁)
    • 風評:非核家園來到,天堂還是地獄?(第1頁)
    • 公孫策專欄:這個國家的「其餘」人口(第3頁)
    • 揭仲專欄:新增軍購特別預算可能造成那些後遺症(第5頁)
    • 呂紹煒專欄:7月降息難哦,聯準會受關稅談判牽引(第8頁)
    • 李忠謙專欄:輸掉「膽小鬼賽局」之後,川普還能跟中國談成「偉大貿易協議」嗎?(第10頁)
    • 陳偉華專欄:核嚇阻失效?印巴戰爭啟示錄(第15頁)
    • 花俊雄專欄:二戰「民主兵工廠」,美國如今能否出兵保護台灣?(第17頁)
    • 笑蜀專欄:從軟性政變到人種替代—馬斯克的戰爭(第25頁)
    • 閻紀宇專欄:一個非洲小國軍事獨裁者,如何成為全球萬人迷(第35頁)
    • 呂政璋專欄:看白沙屯媽祖繞境,走出台灣人最深的凝聚力!(第37頁)
    • 朱淑娟專欄:陸域風機更新潮來臨,誰看見居民的眼淚?(第42頁)
  • 封面故事(第44頁)
    • 黃仁勳「聖火」既出誰與爭鋒 世壯運蔣萬安過招總統府(第44頁)
    • 台北市如何搶到輝達總部?蔣萬安有一個專門伺候黃仁勳的極機密小組(第48頁)
  • 政壇透視(第53頁)
    • 蔣萬安倒閣、納粹、合體盧秀燕連搧巴掌 少主出手朱立倫只能這樣幹(第53頁)
    • 搶台中地盤!黃國昌找上拒絕柯文哲5次的「那個女人」(第58頁)
    • 經歷中國文革批鬥的台灣大將軍!孫立方哭聲改變一家「黑五類」的命運(第60頁)
  • 司法櫥窗 絕對權力!調查局長拉拔他的同學們升官 「陳白立得道,第30期升天」(第63頁)
  • 軍事縱橫 怎麼回事?中國式擊殺鏈打落明星戰機飆風 台灣軍方不可置信又心知肚明(第67頁)
  • 公共政策 讓核電回歸又久又貴?學者打臉:只要2年、800億元(第72頁)
  • 台海解碼(第74頁)
    • 華府智庫警告:川普必須確保北京知道「美國想幹嘛」(第74頁)
    • 川普開「賣台第一槍」?台大教授斷言「統一」就是指兩岸,台灣命運審判即將降臨?(第79頁)
    • 「統派」川普遇上「獨派」賴清德?旅美學者:台海仍有「這個公約數」(第82頁)
  • 歷史一刻 越戰結束50周年,一個南越飛行員的戰爭視角(第84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6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