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的話
醫療的進展與人類文明史息息相關,1,300年前杜甫在其曲江二首中感嘆「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當時醫學以症狀緩解的醫療方式,一般百姓很難超過70歲年齡,然而,當今以專業精進、智慧科技輔助、精準診療的當代醫學的成就如何?根據台灣內政部113年公布台灣居民人口分布的數據,70歲以上的居民占比已達11.8%,且112 年全體居民平均壽命已達80.2 歲。由此可見人類的壽命有了明顯增長,這些成就除了歸功於創新科技與不懈的研究之外,醫學仍然是以人為主角的科學,人本主義的內涵仍是不變的核心。
本期奇美醫訊內容便是以當今醫療科技如何結合人文關懷在醫療發展為主題,呈現奇美醫療體系在各領域落實效率與關懷的核心價值,進而有效提升醫療品質和促進民眾健康的美麗境界。
- 長官的話 A WORD FROM THE SUPERINTENDENT(第3頁)
- 組織的異化與進化 兼談柳營奇美醫院的未來(第3頁)
- 邁向未來:智慧醫療、社區連結與永續發展(第5頁)
- 科技與人文的交織 打造有溫度的智慧醫療(第7頁)
- 數位科技×人文關懷 共創智慧醫療新未來(第9頁)
- 創造奇美的明天 CREATE THE FUTURE(第11頁)
- 從特斯拉到智慧檢驗 重塑流程改造面對下一個挑戰(第11頁)
- 臨床試驗中心未來展望(第13頁)
- 守護健康 深耕醫療 望見癌症新時代(第15頁)
- 美麗境界-醫學人文與醫療科技的雙重奏 SPECIAL REPORT(第17頁)
- 玉山雲端的光影對話:人文溫脈與科技輝光的臨床織就(第17頁)
- 築基在健康醫院的生命 生活與社會連帶(第20頁)
- 數位牙科與醫學人文的邂逅(第23頁)
- 智慧醫療的管理視野: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的完美交織(第26頁)
- 從醫放角色策動柳營奇美 跨域全人照護師資培育(第29頁)
- 共譜醫療科技與人文關懷的美麗境界(第31頁)
- 病歷管理的發展與期許(第33頁)
- 醫學人文教育與科技共舞共創明天(第35頁)
- 以視覺傳達設計傳遞醫學人文的溫度(第38頁)
- 其他 OTHER INFORMATION(第41頁)
- 新進主治醫師介紹(第41頁)
- 捐款徵信2025年1月~3月(第42頁)
其他刊期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