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沈從文在西南聯大開創作課,汪曾祺是「各體文習作」的學生,其課堂寫作習作經沈從文的修改和推薦,於一九四○年發表首篇小說,其後,寫作生活時斷時續,一九七九年以後,汪曾祺重新出發,〈黃油烙餅〉揭露陰黯面,筆法含蓄,卻引起極大回響。一九八○年寫作的〈受戒〉,逸離現實,回到另一時空,其題材、文字與格調,對當前大陸年輕一代的作家,影響深遠,被視為「尋根派」之始祖。汪曾祺的小說充滿抒情筆調,具有散文之美,但蘊涵的小說氣氛沛然豐富,汪曾祺自述其小說創作有云:「我以為氣氛即人物,一篇小說要在字裡行間都浸透了人物作品的風格,就是人物性格」
本書為作者親自為台灣讀者編選的短篇小說精華,依序編年,具有多樣的情節結構,及其散文之抒情筆調,允為汪曾祺小說創作之定本。黃錦樹教授之導讀則鞭辟入裡,期許讀者能夠細細品味到這位「京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之醍醐味。
- 封面
- 作者簡介
- 「京派」的復歸
- 題記
- 小學校的鐘聲
- 虐貓
- 雞鴨名家
- 黃油烙餅
- 異稟
- 受戒
- 歲寒三友
- 大淖記事
- 七里茶坊
- 鑒賞家
- 職業
- 八千歲
- 小說三篇
- 曇花、鶴和鬼火
- 金冬心
- 故里雜記
- 雞毛
- 徙
- 晚飯花
- 皮鳳三楦房子
- 日規
- 橋邊小說三篇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