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8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旅途愉快 一路順風
近五年來,見域團隊逐步將田野調查、企劃撰稿、攝影實作相關課程,梳理為帶狀課程、工作營活動或實習體驗,希望讓這份能力能伴隨著學員們,為臺灣這片土地說出更多故事。在這個過程中,端出過幾碗由實習生們一同「備料」的《貢丸湯》,這些期數並不因實習生的年紀較輕、居住於新竹的時間較短而有所「偷工減料」,反而是加入了和見域團隊對話、碰撞後的新觀點!
這一期《貢丸湯》新竹地方生活誌以「鐵道」為主題,時間點恰逢新竹驛 110 歲生日、「大車站計畫」召開公聽會,與臺灣鐵路局將於明年正式公司化這個重要時刻。很感謝實習夥伴們在這個百年難得一遇的時間點提出此企劃,因為這是個無比重要,但若由見域團隊直接企劃,往往會因為「不敢做」而胎死腹中的主題。
為什麼「不敢」呢?比專業,我們很難拚得過對於各式車輛型號如數家珍的鐵道迷;比可行性,早有許多前輩諄諄告誡我們臺灣鐵路局不容易接受外界訪談;比完整度,目前官方也已經有「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有完善的典藏與研究資源講述鐵道歷史。然而,面對著實習生們閃閃發亮的眼神,我實在很難直接潑下冷水。最終看著企劃一點一滴地長出來,也陪著實習夥伴接受拒訪打擊,編輯團隊仍是面對實習生結束實習後留下的初稿發愁了好一段時間。
「關於『鐵道』,《貢丸湯》做為一本關注新竹的地方誌,我們該如何切入?要如何做得讓非鐵道迷的人也想看?」我日思夜想,每想到一個就推翻自己一次;更因鐵道相關知識龐雜,面對種種新發現的資料總讓人更加困惑。在逐步檢視資料正確性與補齊相關圖片的過程中,一張以鐵道為軸心,往前承接歷史、往後連結未來理想移動方式的藍圖緩緩展開。很難形容茅塞頓開當下心中的激動,如果有「編輯之神」,大概編輯之神降臨時真的就像那樣吧!
或許這本《貢丸湯》並無法回答鐵道迷朋友新竹站何時、何地能拍到什麼火車,但是可以大聲與你分享「鐵路便當元祖在新竹」、「榮華—富貴」車票背後藏有什麼故事;也報導「內灣線兒童鐵道美術館」正有一群人要將鐵道打造為藝術基地,讓孩子自在探索自然;更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要和公民一同關心「新竹大車站計畫」。
軌道乘載著有形的物件,也乘載著無形的記憶,可以帶著我們去到任何地方,希望這一期《貢丸湯》也是!
- 編輯室筆記|旅途愉快 一路順風(第1頁)
- 封面故事|踏上一趟鐵道旅行吧!(第4頁)
- 歷史任意門|新竹火車站110歲生日快樂(第6頁)
- 路上觀察學|從兩張名片式車票談起:「新竹—南河」與「榮華—富貴」(第10頁)
- 新竹人物語|路過月台:軌道生活群像(第14頁)
- 店家百寶箱|與鐵道相伴的「美」一天:專訪兒童鐵道美術館負責人鄭雅純(第20頁)
- 風城小知識|載貨走天下:途經新竹的各式鐵道貨車(第28頁)
- 風城小知識|鐵路便當元祖在新竹:解開超過一世紀的美味密碼(第32頁)
- 美食特搜隊|飯盒裡的懷舊美味記憶(第40頁)
- 路上觀察學|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新竹三段軌道的前世今生(第44頁)
- 數感科學城|新竹大車站的步行城市願景:專訪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理事鍾慧諭(第52頁)
- 記憶與記驛:鐵道即可拍(第62頁)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10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8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8
其他刊期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