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孫榮輝藝師曾經從事長達二十年以上的影視工作,卻始終沒有離開歌仔戲的舞臺,只因不敢忘記父親的諄諄叮嚀:「不要忘記你從哪裡來。」
在歌仔戲的舞臺上,他是武生、老生、花臉兼演的粗角。
在電視電影的片場裡,他時而是指揮全局的武術指導,時而是以「不露臉」為完美準則的武打替身。
既能做別人身後的影子,也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
正是這種充滿彈性的生命狀態,造就出孫榮輝的歌仔武林。

孫榮輝/口述
 
藝名孫榮吉,歌仔戲粗角演員、導演,尤擅武生。現為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歌仔戲藝術保存者、一心戲劇團團長,並曾獲臺北文化獎、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臺北市優秀勞工獎等。七歲起隨父親孫貴學習歌仔戲、京劇、特技表演,歷經內臺、外臺、陣頭、賣藥團、歌廳秀、電視、現代劇場等不同演出形式,並於電影界擔任武行、替身、演員、武術指導長達二十年以上。近年除了帶領劇團闊步向前,亦持續透過演出、錄影、教學,保存並傳承歌仔戲藝術。
 
程筱媛/撰著

 
高雄人。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生,畢業於臺大中文系、北藝大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二十世紀前期上海之京劇女伶演出史研究》,曾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獎助。自大學起加入臺大京劇社,學習京劇表演。曾任臺大中文系系刊《踏歌》之「扮戲」專欄主筆,近年不定期於《PAR表演藝術》、《傳藝Online》、《國光藝訊》撰稿。參與多項戲曲研究調查及保存維護計畫,編有《講戲與做戲 廖瓊枝經典折子戲 劇本與表演詮釋》。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研究所音樂學組博士。

近年主持研究與發表:
《北港的傳統音樂在地歷史》(雲林:雲林縣政府。2020)、《流轉•發聲:鈴鈴,美樂與遠東唱片目錄彙編》(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7)、〈上大人,一齣亂彈戲的歷史知識考掘〉(《音樂研究》29期。頁1-45。2018)、〈節慶音景:浮泛的民俗印象之為有特色的聽覺情境記憶與再現〉(《文化資保存學刊》32期。頁 27-57。2016)、《捨離與完成:集曲歷史的現象詮釋〉(《臺灣音樂研究》21期。頁 1-27。2015)。


  • 局序/傳藝也傳心/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第ai頁)
  • 推薦序(第av頁)
    • 說不完的江湖 演不盡的傳奇/施如芳(第av頁)
    • 好幾筆人間情義 跨時代的生活軌跡/傅裕惠(第aix頁)
    • 溫柔的守護者/徐亞湘(第axiii頁)
  • 藝師序/孫榮輝(第axvii頁)
  • 作者序/程筱媛(第axxi頁)
  • 楔子 小阿吉的夢想(第1頁)
  • 第一部 落地生根(第5頁)
    • 河北趙鎖會與臺灣孫貴(第7頁)
    • 殺豬成的登興社(第21頁)
    • 嚴父與師父(第33頁)
    • 東南亞演出經驗談(第45頁)
    • 明駝國劇隊(第63頁)
    • 上五虎與下五義(第75頁)
    • 戲班人的眼淚(第85頁)
    • 友聯歌劇團(第89頁)
    • 深藏不露的伙房兵(第105頁)
    • 我的兼差生涯(第113頁)
  • 第二部 刀光俠影(第119頁)
    • 長弓電影公司與恩師劉家良(第121頁)
    • 電影片場中的多重身分(第129頁)
    • 武戲演員的肉搏戰日常(第137頁)
    • 伊豆半島上 的ハトヤ飯店(第147頁)
    • 中華綜藝團赴美加演出(第155頁)
    • 天堂路上的《大地勇士》(第163頁)
    • 楊麗花的背後(第171頁)
  • 第三部 上下一心(第181頁)
    • 成立一心戲劇團(第183頁)
    • 濟公來了(第193頁)
    • 海峽兩岸戲劇節(第197頁)
    • 一封寫到明華園的信(第205頁)
    • 親上加親的明華園(第213頁)
    • 專諸刺王僚(第221頁)
    • 我們的觀眾在哪裡(第227頁)
    • 一心愛戲的戲劇家族(第235頁)
    • 付出與豐收的人生(第247頁)
  • 附錄(第259頁)
    • 孫榮輝大事記(第259頁)
    • 孫榮輝參與電影拍攝一覽表(第267頁)
  • 參考資料(第273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