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頌超過三十年的正念暢銷經典,
一行禪師最深入生活且直指人心、最簡單易行的作品
《橘子禪》被譽為法師代表作品之一,禪師秉持菩薩行的慈悲,與南傳觀呼吸的法門,兼融禪宗一念解脫的直落當下,實踐於日常生活中的分秒,方法至簡卻效果宏大,至今影響佛教界深遠。
吸氣,我讓身體平靜。
呼氣,我微笑。
安住在當下此刻,發現平靜與喜悅。
每當你看著一顆橘子或樹葉或麵包的時候,都可以深入透視它,在其中看到宇宙萬物。
深入觀察事物,看清改變自我與轉化環境之道。
從己身開始,在當下的這一刻創造和平,在每一口呼吸,也在跨出的每一步。
「正念」不離身邊事,一行禪師藉日常瑣事說法,教導大家從吃橘子、開車、打電話、走路等,這些日常生活裡被無意識化的行為中,去找回自己麻木的心。當心變得更敏銳卻又能不隨外在環境起舞時,我們就可以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隨時保持自己的平靜與安祥。
在本書中,一行禪師首先教導我們透過注意呼吸來增進對身心的覺察,進而利用正念的力量轉化與療癒個人身心的傷痛,從而帶來喜悅與安樂。最後,一行禪師教我們如何正念觀照自己與他人、與週遭世界的關係,當我們能深刻了解萬物互即互入的道理,我們就開始建立更宏觀的和平了。
第一部分:教你透過呼吸這個最簡單卻完全無意識的行為去找回自心。
第二部分:當你能夠清楚如實的以正念觀照自己的情緒起落時,就可以開始治療與修復心靈的傷痛。面對負面情緒時,一行禪師用的方法是接受而不是拒絕,是轉化而不是滅除,所得到的結果當然也會是是更根本的快樂,而非以牙還牙後的失落或饑渴被飽足後的空虛。
第三部分:一行禪師更深入的說明佛法中「一即一切」,萬物「互即互入」的道理。讓我們的正念觀照能力更 深化到宏觀宇宙的慈悲層次。
─────────────
「一行禪師藉著教導觀照呼吸,以及從日常生活中如實正觀著手,然後再教導我們如何利用正念去轉化、平復更複雜的心理狀態,最後向我們揭示個人內在的平靜與大地的和諧之間的關係。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它能改變個人的生活以及整個社會的生命。」──達賴喇嘛
「精讀賞析本書之際,再次領會到禪師之「創意方便」的善巧、「從小見大」的智慧、「周遍含容」的慈悲與「相互依存」的淨土社區信願,法喜充滿。古今中外禪師們各有不同風範,但是直指現前一念本來解脫自在(「無住」)則是禪宗的精髓。這種禪思想容易滲透到社會各階層、各領域,進而形成各類具有特色的能力、儀式與習俗的禪文化。如此,或許可達成禪師所期許的願景︰和平寧靜就在當下的每一刻,在每一口呼吸,也在跨出的每一步。」──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榮譽教授)
「熟悉大小乘佛法的朋友都知道,「正念」是佛陀所開示「八正道」的綱領之一,也是三十七道品的重要內涵,但是把「正念」特別顯揚出來,用它來掌握生命的脈動,用它來貫穿全體佛法,卻是一行禪師獨到的見解。此一法門,退可自淨其心,進可兼善天下,實在是全體佛法的根本大用之所在。」──游祥洲(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
安住在當下此刻,發現平靜與喜悅。
每當你看著一顆橘子或樹葉或麵包的時候,都可以深入透視它,在其中看到宇宙萬物。
深入觀察事物,看清改變自我與轉化環境之道。
從己身開始,在當下的這一刻創造和平,在每一口呼吸,也在跨出的每一步。
「正念」不離身邊事,一行禪師藉日常瑣事說法,教導大家從吃橘子、開車、打電話、走路等,這些日常生活裡被無意識化的行為中,去找回自己麻木的心。當心變得更敏銳卻又能不隨外在環境起舞時,我們就可以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隨時保持自己的平靜與安祥。
在本書中,一行禪師首先教導我們透過注意呼吸來增進對身心的覺察,進而利用正念的力量轉化與療癒個人身心的傷痛,從而帶來喜悅與安樂。最後,一行禪師教我們如何正念觀照自己與他人、與週遭世界的關係,當我們能深刻了解萬物互即互入的道理,我們就開始建立更宏觀的和平了。
第一部分:教你透過呼吸這個最簡單卻完全無意識的行為去找回自心。
第二部分:當你能夠清楚如實的以正念觀照自己的情緒起落時,就可以開始治療與修復心靈的傷痛。面對負面情緒時,一行禪師用的方法是接受而不是拒絕,是轉化而不是滅除,所得到的結果當然也會是是更根本的快樂,而非以牙還牙後的失落或饑渴被飽足後的空虛。
第三部分:一行禪師更深入的說明佛法中「一即一切」,萬物「互即互入」的道理。讓我們的正念觀照能力更 深化到宏觀宇宙的慈悲層次。
─────────────
「一行禪師藉著教導觀照呼吸,以及從日常生活中如實正觀著手,然後再教導我們如何利用正念去轉化、平復更複雜的心理狀態,最後向我們揭示個人內在的平靜與大地的和諧之間的關係。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它能改變個人的生活以及整個社會的生命。」──達賴喇嘛
「精讀賞析本書之際,再次領會到禪師之「創意方便」的善巧、「從小見大」的智慧、「周遍含容」的慈悲與「相互依存」的淨土社區信願,法喜充滿。古今中外禪師們各有不同風範,但是直指現前一念本來解脫自在(「無住」)則是禪宗的精髓。這種禪思想容易滲透到社會各階層、各領域,進而形成各類具有特色的能力、儀式與習俗的禪文化。如此,或許可達成禪師所期許的願景︰和平寧靜就在當下的每一刻,在每一口呼吸,也在跨出的每一步。」──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榮譽教授)
「熟悉大小乘佛法的朋友都知道,「正念」是佛陀所開示「八正道」的綱領之一,也是三十七道品的重要內涵,但是把「正念」特別顯揚出來,用它來掌握生命的脈動,用它來貫穿全體佛法,卻是一行禪師獨到的見解。此一法門,退可自淨其心,進可兼善天下,實在是全體佛法的根本大用之所在。」──游祥洲(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
- 封面
- 書名頁
- 【序一】和平,先從個人內在中醞釀——達賴喇嘛
- 【序二】注意呼吸、重拾微笑︰直指現前一念本來解脫自在——釋惠敏
- 【導論】在每個正念分明的當下——游祥洲
- 【英文版編者引言】時時可得的幸福感——阿諾.柯勒
- 第一部 呼吸!你是生氣蓬勃的
- 全新的二十四小時
- 蒲公英擁有我的微笑
- 注意呼吸
- 當下此刻最美妙
- 別想太多
- 時時刻刻增長覺知力
- 隨處禪坐
- 禪坐
- 正念的鐘聲
- 兒時的餅乾
- 橘子禪
- 聖餐
- 正念分明地用餐
- 清洗碗盤
- 步行禪
- 電話禪
- 駕駛禪
- 打破區隔
- 呼吸與割草
- 無目標
- 我們的生命是藝術品
- 「希望」是一種障礙
- 拈花微笑的智慧
- 觀呼吸小間
- 繼續旅程
- 第二部 轉化與療癒
- 感受的河流
- 不動手術
- 轉化感受
- 正念觀照憤怒
- 搥枕頭出氣
- 憤怒時的步行禪
- 煮馬鈴薯
- 憤怒的根源
- 心結
- 共同生活
- 注視著自己的手
- 父母親
- 培養健康的種子
- 哪裡沒問題?
- 責備毫無幫助
- 本性
- 瞭解
- 真愛
- 悲憫觀
- 慈愛觀
- 擁抱禪
- 友誼的投資
- 懷抱孫兒是人生一大樂事
- 正念生活的社區
- 正念必須入世
- 第三部 步步安樂行
- 相互依存
- 鮮花與垃圾
- 為和平奮鬥
- 不二
- 撫平戰爭的傷痛
- 太陽是我心
- 深入觀察
- 正念分明的生活藝術
- 培養覺察力
- 給國會議員的情書
- 公民權
- 心靈生態學
- 戰爭的根源
- 個人如片葉,莖幹共扶持
- 彼此相繫
- 和解
- 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
- 苦難助長悲心
- 愛的實踐
- 一條河流的故事
- 邁向二十一世紀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