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數位帝國: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點閱:91
    4人已收藏
  • 作者: 安努·布拉福德 著 , 胡中瀚,盧靜 譯
  • 出版社:感電出版
  • 出版年:2025
  • ISBN:9786267523230
  • EISBN:9786267523193 EPUB; 9786267523209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583662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 揭露數位帝國的權力博弈,如何主宰全球未來 —
美國科技巨頭主導數位生活/中國基礎設施擴展全球/歐盟法規改變企業行為
這三大勢力,以「帝國」之姿,悄然改變地緣政治的規則

★ 《金融時報》評選年度最佳經濟學書籍 ★

《數位帝國》憑其「開創性」解答我們時代的主要挑戰:數位經濟監理難題

這場權力博弈的深層,隱藏更複雜的戰線:
-美國科技巨頭(如Google、Meta)以市場自由擴張全球,卻面臨隱私與壟斷的質疑;
-中國的數位基礎設施(如華為5G)悄然織就全球網絡,卻被視為國家控制的擴張;
-歐盟的嚴格法規(如GDPR)挑戰企業行為,卻引發創新的界限之爭。
《數位帝國》帶你進入這三大帝國的內部,揭示監理如何成為地緣政治的隱形武器。

本書作者、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布拉福德,將數位時代的全球競爭比喻為「帝國」之間的角力。
聚焦於美國、中國與歐盟三大勢力,如何透過各自的監管模式爭奪數位經濟的主導權,進而影響全球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秩序。書中以「帝國」的概念,揭示這些強權不僅在技術與市場上競爭,更在輸出價值觀與規則,試圖擴張各自的勢力範圍。

這場競爭並非單一戰線,更分為兩個層面:

 國際水平競爭:美國、中國與歐盟在全球舞台上爭奪影響力。美中科技戰涉及供應鏈脫鉤與技術霸權,歐盟則以監管權力挑戰雙方,試圖塑造符合其價值觀的數位秩序。
 國內垂直競爭:各國政府與科技公司之間的博弈。美國依賴科技巨頭維持競爭力,中國將其作為國家代理人,歐盟則試圖削弱這些公司的權力。這兩層面的交織,讓衝突既激烈又受限,難以全面爆發或徹底平息。

為什麼《數位帝國》很重要?
☛獨特視角>作者以「帝國」為喻,生動描繪美國的市場自由、中國的國家控制與歐盟的權利保護,如何在數位時代交鋒。這是其他書籍少有的深度與廣度,讓你從全新角度理解科技背後的權力遊戲。
☛權威來源>作者布拉福德作為國際知名的法學專家,結合學術洞察與實務分析,賦予這本書無可比擬的可信度。
☛全球趨勢>書中探討「分裂網」與「數位主權」等關鍵議題,揭示數位監管的未來走向。這些洞見將幫助你預見趨勢、抓住先機。
☛台灣相關性>台灣在全球數位競爭中的特殊地位,這本書清楚描繪各方勢力背後的驅動力與意識形態。

本書專屬讀者與推薦必讀原因——

☑ 如果您是>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者」
必讀原因:書中將美國、中國、歐盟比喻為「數位帝國」,探討其透過市場導向、國家控制,以及權利保護的模式輸出影響力,並預測未來數位秩序走向,對研究地緣政治的人是重要參考。

☑ 如果您是>「科技與政策愛好者」
本書系統分析數位經濟演變,從1990年代技術樂觀主義到當前監控資本主義與權力集中,並探討美國、中國、歐盟三大監理模式的競爭,提供宏觀且具洞察力的視角。

☑ 如果您是>「商業與科技相關人士」
書中揭示亞馬遜、Apple、Google、Meta等公司的經濟霸權(2020年總市值達7.5兆美元),並分析併購策略與反壟斷法漏洞,對想了解數位經濟競爭格局的人極具吸引力。

☑ 如果您是>「關心隱私與民主的公民」
書中描述科技公司如何利用使用者資料(如劍橋分析醜聞)、平台如何成為仇恨與暴力內容溫床(如基督城清真寺屠殺直播),以及政府與企業如何侵蝕個人自由,引起重視公民權利的讀者共鳴。

☑ 如果您是>「對人工智慧與未來趨勢好奇的讀者」
書末提及AI快速發展可能放大監控、假訊息與勞動市場顛覆等問題,並提出樂觀與悲觀預測,吸引對科技未來影響感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安努・布拉福德(Anu Bradford)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頂尖法律學者,也是國際法與數位監管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她以「布魯塞爾效應」聞名,主張歐盟透過嚴格規範(如GDPR)影響全球企業行為,成為數位時代的規則制定者。在《數位帝國》中,她進一步比較美國的自由市場、中國的國家控制與歐盟的價值導向,探討誰將主導未來的數位秩序,為讀者揭示技術與權力的全球格局。


布拉福德的思想萌芽於芬蘭。她在赫爾辛基大學修習法律,後赴哈佛法學院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並在布魯塞爾從事法律實務,親見歐盟政策的跨國影響。這啟發她研究監管如何成為全球化權力的核心。她曾於芝加哥大學任教,自2012年起在哥倫比亞大學深化此議題,從著作《布魯塞爾效應》到《數位帝國》,剖析三大強權在人工智慧與數據治理上的競爭軌跡。她的洞見獲世界經濟論壇高度肯定。布拉福德的著作「勾勒出數位時代的權力藍圖」。

《數位帝國》是布拉福德對數位監管與全球權力關係的最新探索。她以清晰的比較框架,剖析美國、中國與歐盟在技術治理上的衝突與影響。這本書入選為《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經濟學書籍,並於2024年榮獲Stein Rokkan比較社會科學研究獎,成為理解當代數位挑戰的權威之作。

譯者簡介

胡中瀚

關注分散式科技與在地實驗,貢獻於臺灣分散式自治組織 FAB DAO 與研究數位自主權的技術標準。參與撰寫《DAO 治理框架分析規劃書 》。

盧靜

過度自由,熱衷策略與敘事遊戲,關心一切事務的「為什麼」與「然後呢」。譯有《妖風》、《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遊戲設計的藝術》、《西方的自殺》、《大幻象》等書。


  • 封面
  • 作/譯者簡介
  • 目次
  • 序章 從自由夢想到監理時代
  • PART Ⅰ 數位帝國
    • 第1章 美國的市場導向監理模式
    • 第2章 中國的國家導向監理模式
    • 第3章 歐洲以權利為本的監理模式
  • PART Ⅱ 帝國競爭
    • 第4章 自由與掌控之間:孰能勝出
    • 第5章 科技霸權爭奪戰:美中對決
    • 第6章 權利、市場與安全的衝突:美歐監理之爭
  • PART Ⅲ 帝國擴張
    • 第7章 全球影響力消退:美國科技放任主義的式微
    • 第8章 以基建輸出:中國數位專制的全球擴張
    • 第9章 布魯塞爾效應:歐洲推動數位權利全球化
  • 結語
  • 謝辭
  • 注解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700
單本電子書
NT$ 490

同分類熱門書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