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師友雙月刊 [第649期]:過曝世代 師生的身心安頓
  • 點閱:14
    3人已收藏
  • 作者: 師友月刊雜誌社編輯
  • 出版社:師友月刊雜誌社
  • 出版年:2025.02
  • 格式:PDF,JPG
  • 頁數:138
  • 附註:師友月刊自607期(2018.01)起, 變更為師友雙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過曝世代師生的身心安頓

數位時代,各種社群影音與虛擬世界無遠弗屆,幾乎無人能不受影響。根據全球網路使用時間最新調查,臺灣民眾一天醒著的時間裡,有7 小時 20 分在上網, 其中更有 2 小時在使用社群媒體。因此, 當臨床心理師陳品皓以「過曝世代」形容過度暴露於網路下成長的年輕世代,便普遍獲得共鳴,並被廣泛引用。然而,眾所周知,許多科技鉅子如賈伯斯、比爾蓋茲、庫克等,都會限制小孩使用電子科技。原來, 這些科技精英們早就深知3C 產品有多麼容易上癮和影響身心健康,而這也正是「過曝世代」的最大危機與挑戰。


面對此數位浪潮的衝擊,作為孩子的師友,我們沒有迴避的空間,只能積極面對,尋求解方與應對策略。本期「封面故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陳秀蓉教授,以其深厚的專業背景與豐富的實踐經驗,深入地解析數位世代的現象與挑戰,並聚焦於結合家庭、學校與正念技巧,內容深具洞見,值得參考與深思。「趨勢」單元中,所邀稿的七位學者專家,或提出安頓身心健康之幸福解方,或分享學校可行的應對策略,或著墨於找回網路生活下的主導權,甚或借鏡他山之石,從韓國經驗中發現啟示等。都各有其創見及獨到之處,讓人獲益匪淺。

此外,本期「教育特寫」收錄了18 位現場教育工作者的實務經驗,其共同特點是:勇於面對「過曝」的現實挑戰,透過正念的覺察、調節、轉化與適應,讓師生更有「情緒韌性」。至於兩則「教育補給站」的連載,一則分享考試策略,如何將考試能力鍛鍊成為學習力;另一則聚焦在如何透過互動機制和系統化的數據分析,打造更具參與感與永續性的線上學習社群。「教育舞臺秀」中,蕭正一主任和張美智老師的分享,字裡行間閃耀著無邊的教育愛與智慧光采,讓人看到教育的美好與希望,讀來滿滿感動。

本期匯聚了許多智慧的結晶,期待能與您在數位洪流中,一同覺察當下,屏息煩囂、安頓身心,幫助師生找回平衡與健康。

雜誌簡介
 
《師友月刊》從民國56年以「做中學.做中教」創刊詞揭示發行宗旨開始,迄今三十九年,從未中斷,一直忠實陪伴著千千萬萬的教育同仁。多年來,師友 編輯小組一直致力於製作刊登具可讀性的教育類文章,凡與教育相關議題:如教學活動、教師進修、學生輔導、親師互動、生態教育、鄉土教學、杏壇趣事…等,實 為一本收錄豐富的國內教育專業雜誌。
 
師友月刊自民國86年起,進行月刊及出版品數位化,以供典藏保存及利用,因應網路經濟時代的來臨,在民國95年7月委託凌網科技進行加值營運,建置 『師友數位服務網』,收錄歷年來師友月刊社編輯之師友月刊、教育類圖書;提供24小時即時「線上查詢」、「線上閱讀、列印」等服務。

 
未來,將持續進行月刊及圖書的數位化,不斷擴充資料庫之內容、增進系統之各項服務功能、加強宣傳利用與推廣,進而促進學術交流、減少資訊落差。
  • 編輯室視野 過曝世代師生的身心安頓(第4頁)
  • 封面故事 資訊爆炸時代:重拾師生的內在平衡(第5頁)
  • 趨勢(第12頁)
    • 過曝世代的成長路徑:個體化支持策略(第12頁)
    • 過度使用手機與社群媒體的挑戰與解方(第16頁)
    • 數位世代師生的心理挑戰與學校應對策略(第22頁)
    • 在數位科技時代中安頓身心健康之良方(第28頁)
    • 找回網路生活下的選擇主導權(第34頁)
    • 心靈愛之茶,紓壓解憂,幸福回甘(第39頁)
    • 韓國師生身心健康挑戰與啟示(第44頁)
  • 教育特寫(第48頁)
    • 擁抱數位浪潮:親師合作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路社群(第48頁)
    • 過曝世代的心理挑戰與教師因應策略(第52頁)
    • 數位斷捨離—重拾現實人生的主導權(第55頁)
    • 抖音一響,父母白養;過曝世代,善意以待(第60頁)
    • 「原」力覺醒,捕捉「過曝世代」下的光芒(第64頁)
    • 教師對幼兒「科技奶嘴」成癮之因應(第68頁)
    • 4F:過曝時代下的教戰守則(第71頁)
    • 織出身心防護網—三級輔導提供的心理支持(第75頁)
    • 自我療癒由閱讀書寫開始—以臺南市南新國中為例(第79頁)
    • 找回內在的平靜,把自己還給自己(第85頁)
    • 「正念減壓培養韌性」課程後反思(第89頁)
    • 在數位洪流中尋求平靜(第95頁)
    • 數位浪潮來襲:師生的應變與成長之道(第98頁)
    • 面對數位洪流,師生如何「安心」?(第101頁)
    • 現代學生的心理韌性培養(第105頁)
    • 過曝洪流中校園事件之反思與應變(第108頁)
    • 把小太陽帶進教室—社會團體工作運用在教學中的可能性(第112頁)
  • 教育補給站(第116頁)
    • 自律學習力(4)考前智慧:大考必勝的考試策略(上)(第116頁)
    • 圖卡的力量(14):線上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經營—以圖卡發電廠為例(下)(第121頁)
  • 教育舞臺秀(第126頁)
    • 設計長才 藝教傳香(第126頁)
    • 教師的價值:播種、孵夢、共創希望與未來(第131頁)
  • 優生活 全國近期精彩藝文活動(第B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