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字花 [2024年11-12號 第112期]:香港文學外譯實況
  • 點閱:15
    11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Fleurs des lettres
  • 作者: 《字花》編輯室編輯
  • 出版社:水煮魚文化出版 春華代理發行有限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4.11-12
  • 格式:PDF,JPG
  • 頁數:144
  • 附註:雙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18

本期內容簡介

賣點:
說到翻譯小說,往往會叫人想到譯成華文的外語翻譯小說。可是,譯成外語的香港文學,又是甚麼境況?本期《字花》以「香港文學外譯實況」為專題,從作家、譯者和版權經理等角度,分析香港文學外譯當前的狀況,探討如何更有效率地把本地創作推廣至全世界。

●專訪譯者梁婉揚談《縫身》英譯本,邀請羅樂敏撰文探討香港文學外譯的空間;專訪傅宗玉和董啟章分別從版權意識及人工智能翻譯工具出發,反思如何以更有效率的方法將本土創作引入外地市場;     
●專訪本地年輕填詞人雷暐樂 、欲龍和陳嘉朗,對談分享創作的經歷,由歌詞的意義談到身為指導者時身教的重要性;
●李維怡連載小說「無何有城紀系列」,講述石嬌與白突國年青人在花艇上起衝突,引發的一連串事件;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璇筠詩作〈城市,紫荊花和船〉,結合Jason Kong的音樂和高立畫作,以不同媒介呈現城市與海的意象;

內容簡介:
本期《字花》以「香港文學外譯實況」為題,檢視香港外譯出版的過程與成果,揭示當中的難關與挑戰。本期邀來梁婉揚、羅樂敏、傅宗玉、董啟章,追溯翻譯過程中的各個層面,兼及呈現行業概況,包攬翻譯、版權、作者自譯等等。要把香港生產的文學作品推出去,究竟需要經過多少步驟,牽涉哪些程序?身為一位譯者或作者,又如何走進翻譯的場景?──葉梓誦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香港文學外譯實況」
●《縫身》譯者梁婉揚分析翻譯的出版生態,分享譯者面對的挑戰與困難
●羅樂敏撰文探討香港文學外譯與國際接軌的可能性,分析版權代理的外譯策略
●專訪傅宗玉,從版權經紀的工作,談到版權處理的方法和代理模式,探討如何外推香港以及亞洲的創作
●專訪董啟章,透過使用人工智能翻譯工具的經驗,反思如何於創作中運用AI工具,創造新的可能性;     

解像、專欄、起格
●「解像」收錄宋子江分析香港文學的雜語文學,探討「外譯」與「內譯」中的複雜性;黃峪回顧以往翻譯的經驗,討論AI如何衝擊翻譯學; 
●李維怡專欄「無何有城紀系列」以小說連載形式,探討想像與記憶、邊界與國度、結構與游離
●「起格」有嚴瑋擇、張欣怡、Sabrina Yeung等人的小說作品,及周丹楓、鍾國強、王兆基等人的詩作


《花字》
●專訪本地年輕填詞人雷暐樂 、欲龍和陳嘉朗,對談分享三人如何開始填詞,由歌詞的意義談到身為指導者時「導」人學習的重要性;
●收錄璇筠詩作〈城市,紫荊花和船〉,戲曲創作人Jason Kong和藝術家高立分別以音樂和畫作回應詩作,呈現鴨脷洲的城市和海邊之美;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 伍宇烈 分享成為舞者的經歷與過程,LingLingLing五格漫畫〈Make It 'Til Monday〉⋯⋯

「正如欲龍對學生所說:『這是你的作品,你自己決定。』而嘉朗認為,他的角色是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可能性與想法,『寫歌詞與分數無關,作品發布後會有你的名字,你的名字對得起份作品,對得起在場聽歌的觀眾,就是你自己要去處理的問題。』  」——〈歌與詞、自我與世界〉張婉瑩訪雷暐樂 、欲龍和陳嘉朗

雜誌簡介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 啟首語:不可譯詞典/葉梓誦(第1頁)
  • 香港文學外譯實況(第4頁)
    • 前言/葉梓誦(第5頁)
    • 從零開始的翻譯旅途——訪《縫身》譯者梁婉揚/葉梓誦(第6頁)
    • 從產業角度思考香港文學外譯/羅樂敏(第14頁)
    • 把創作推到全世界都知道——訪光磊國際版權副總經理傅宗玉/黃曉彤(第20頁)
    • 何必一定等雲到?——專訪董啟章的AI文學英譯計劃/黃蔥明(第30頁)
  • 解像(第38頁)
    • 香港文學:譯之所向/宋子江(第39頁)
    • 西元2062年還會有譯者嗎?/黃峪(第44頁)
  • 專欄 無何有海上誌異/卷四至九 ~孤洲獨島列傳(四)(無何有城紀系列)/李維怡(第50頁)
  • 起格(第56頁)
    • 無法翻譯的夏天的模樣/黃靜美智子(第57頁)
    • 追認/Narziss(第59頁)
    • 江上/柯翰傑(第62頁)
    • 骨/阿鍇(第67頁)
    • 夜燈漸漸/嚴瑋擇(第70頁)
    • 換燈管這件小事/張欣怡(第75頁)
    • 馬屎埔村的黃昏/Sabrina Yeung(第80頁)
    • 克拉克的太陽/沈嘉儀(第88頁)
    • 季節/周丹楓(第96頁)
    • 時間的遺民/蓬蒿(第97頁)
    • 寂寞星球/攸之(第98頁)
    • 時間說/洛詩(第99頁)
    • 徵兆/麥燕飛(第100頁)
    • 她的信/黑麥(第102頁)
    • 沈默荒原/石堯丹(第104頁)
    • 遷徙/徐竟勛(第105頁)
    • 聽說土瓜灣/小蓮居士(第106頁)
    • 詩兩首:廚餘、街市/鍾國強(第108頁)
    • 維多利亞急症室/王兆基(第110頁)
    • 跑馬地/王兆基(第112頁)
    • 詩三首:開墾、暴力的成分、咀嚼/于惟嶼(第114頁)
  • 土尋香 講講 MY 港/伍宇烈(第A-20頁)
  • 倚音 城市,紫荊花和船/璇筠 × Jason Kong ×高立(第A-16頁)
  • 五格漫畫 Make It 'Til Monday/LingLingLing(第A-14頁)
  • 出場敘 專訪填詞人雷暐樂 、欲龍和陳嘉朗——歌與詞、自我與世界/張婉瑩(第A-2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186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18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