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每次出手平均賺逾30%
瞄準產業趨勢股
資產7年翻10倍
從小身處清寒家庭的Kelvin,為了希望家人不再為錢煩惱,在出社會後靠著自學摸索投資,初期專注於民生股,績效並不突出。直到他專注於挖掘股價仍處於低檔的「產業趨勢股」,獲利大爆發,績效平均達30%以上、勝率更高達8成,7年間將資產翻了逾10倍,30歲就成功累積千萬資產!
選股 從新產品的營收貢獻程度,確認公司產業成長性
操作 5重點布局潛力股,提升投資勝率與報酬率
主動式ETF熱,優質標的如何選?
夫妻共同買第2屋,如何符合首購條件?
- COLUMN(第10頁)
- 〈總編輯的話〉當心股市的大週期(第10頁)
- 〈投資筆記〉泡沫消風(第12頁)
- 〈基金列車/蕭碧燕〉釐清5疑問 提升基金投資功力(第14頁)
- 〈保險新視界/林建智〉企業團保 究竟是誰的保險?(第16頁)
- 〈讀者頻道/夏韻芬〉主動式和被動式ETF差在哪?(第18頁)
- FOCUS〈全球財經眼/李民宣〉市場消息將相對「透明」 2025投資布局 關注5重點(第20頁)
- FOCUS〈總經新視界/游庭皓〉台灣產業發展兩極化 錢景嚴陣以待(第22頁)
- PEOPLE〈名人理財〉(第26頁)
- 趙永馨:茶能化干戈為玉帛(第26頁)
- 謝士英:投資就像種咖啡樹(第30頁)
- MONEY(第34頁)
- 〈保險天地〉兼顧健康與保費折抵 外溢保單該怎麼挑?(第34頁)
- 〈樂活退休/王儷玲〉提早建立退休雙帳戶(第38頁)
- 〈理財保健室/王柚鈞〉2面向理性評估買房計畫(第40頁)
- 〈樂退投資學/99啪〉用小孩紅包 4原則滾出大財富(第42頁)
- 〈總經真觀點/張真卿〉2025年主流產業—機器人(第44頁)
- HOUSE(第46頁)
- 〈房市天地〉夫妻共同買第2屋 如何符合首購條件?(第46頁)
- 〈房市速遞〉(第50頁)
- FUND(第56頁)
- 〈基金趨勢〉主動式ETF掀熱潮 如何挑選優質標的?(第56頁)
- 〈基金投資〉ETF績效盤點 市值型馬力續航(第60頁)
- 〈ETF新兵〉布局海外:00964、00971(第62頁)
- FUND(第64頁)
- 〈ETF排行〉ETF績效排行榜》2024年12月優選ETF(第64頁)
- 〈外資解讀〉投資美國股市的優勢與風險(第66頁)
- 〈基金瞭望〉2025年ETF市場展望(第68頁)
- 〈基金布告欄〉4433法則精選》2024年12月優質基金(第70頁)
- 海外基金排行(第72頁)
- 國內基金排行(第76頁)
- COVER 每次出手平均賺逾30% 瞄準產業趨勢股 資產7年翻10倍(第78頁)
- 篩選標的》確認產業趨勢成熟再出手 從營收占比、貢獻度 3步驟挑實質受惠股(第86頁)
- 實際操作》獲利空間30%以上才出手 5重點布局潛力股 提升投資勝率、報酬率(第91頁)
- STOCK(第96頁)
- 〈股市焦點〉工廠、生產線需求擴大 機器人概念股受惠(第96頁)
- 〈股市投資〉美台新政啟動 生技業股價可期(第100頁)
- 〈台股大數據〉第1季布局2族群 拉高獲利(第102頁)
- 〈存股追蹤隊〉營運大追蹤:艾訊、寶成(第104頁)
- 〈葉芳看台股/葉 芳〉從CES一窺輝達新商機(第106頁)
- 〈財報診療室/股 魚〉醫療顯像一站式服務廠—醫影(第108頁)
- 〈隊長看產業/張 捷〉亞馬遜自研AI晶片 受惠股出列(第110頁)
- 〈股市教戰/廖繼弘〉台股多空僵持 留意川普2.0變數(第112頁)
- 〈美股最前線/林子揚〉帕蘭泰爾投資價值何在?(第114頁)
- 〈籌碼研究所/權證小哥〉4要點挑可轉債標的穩健獲利(第116頁)
- 〈趨勢導航/楊忠憲〉別把「抄底」變「猜底」!(第118頁)
- SERVE〈搶鮮書摘〉K線捕手楊忠憲公開獨門投資心法 4步驟精挑潛力股 穩健獲利(第120頁)
- SERVE(第124頁)
- 基金優惠(第124頁)
- 理財記事(第12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