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系列小說家與大師導演對話第④號:路易.馬盧 × 諾艾爾.卡列夫
集懸疑、驚悚、煽情、道德擺盪於一—諾艾爾.卡列夫的黑色小說典範
命運是無形無情的子彈,
厭世且單刀直入……
⊕ 法國電影新浪潮健將、坎城金棕櫚獎得主、威尼斯金獅獎得主、作品橫跨娛樂與藝術且備受爭議的導演—路易.馬盧(Louis Malle)電影改編原著
⊕ [ fps ]書系:「小說家(+)電影最終篇,導演與小說家的跨文本對話
⊕ 本書於一九五七年改編為電影,至今同時名列法國偵探小說、黑色電影經典。
諾艾爾.卡列夫以冷靜節制的文字推進他的小說。他精密設計這部小說「機器」──可以這麼說,「設下機關的是命運」──而他的主角也是如此準備著他的犯罪。然而兩者有一點不同:諾艾爾.卡列夫的小說真的是完美的。──吉貝特.席歌(Gilbert Sigaux),編輯、作家、評論家。
▁▁▂▂▃▃▅▅▆▆▇▇████▇▇▆▆▅▅▃▃▂▂▁▁
吵雜聲慢慢退去。四周一片靜默。他待在原地不動,全身無力。
一滴淚水滑過刮得光潔的臉頰,他一點都沒有感覺到……
一個男人要製造一樁完美犯罪。他要清除一切痕跡:沒有目擊者、沒有被聽見任何聲響、一個痕跡也不留、一個徹徹底底的密室,甚至,沒有任何能將暗殺者和受害者聯繫起來的證據。但是命運在監視著,悲劇裡都是如此。暗殺者將他的犯罪設計成精確運轉的「機器」,但他忘記「人」的條件,人是永遠無法預測的。當一切都在他預料之中,除了一名大樓管理員,抬起手臂,伸向電閘──漆黑停擺的電梯、微弱光源、稀薄的空氣……各種細節伴隨那無法回復之事──完美犯罪成了惡夢開端。因此失約的愛情與逃亡,轉為苦等不到他的女人歇斯底里、懷疑猜忌的道德難題,也陰錯陽差引發另一場案中案,慢慢將他推往了盡頭的死刑台……
通往死刑台的電梯∣一九五○年代始,一群主張影像應該注重寫實性、強調個人風格與內在、反映生活現實的導演,以高達(Jean-Luc Godard,一九三○至二○二二年)、楚浮(François Truffaut,一九三二至一九八四年)、安妮・華達(Agnès Varda,一九二八至二○一九年)為首,掀起一波法國電影新浪潮,並尋求拍攝技術、敘述語法的自由,而路易・馬盧(Louis Malle,一九三二至一九九五年)首部劇情長片《死刑台與電梯》(台譯)即嶄露頭角,成為新浪潮先鋒。本書為電影創作原著,相異於電影視角著重女主角(珍妮・摩露飾演,Jeanne Moreau,一九二八至二○一七年)情緒上的跌宕起伏,故事原型則將眾角色陸續面臨危難處境的心理,刻畫細緻且各具獨特性格,人物塑形完整。故事發生在短短的一個週末,從不可言說的戀情延伸、到完美謀殺的設置與推展,進而演變為陰錯陽差、環環相扣的連續命案,曲折而不可預測的事件中,文字仍維持語意清晰,思路縝密。兩組情人走入凶險意料外的窄路。停置的電梯如直通死刑台,時間的聲音漸大,凶手被關進自己建造的監獄──鎖在沒失去電力的電梯裡,意想不到的機會、命運在其中發揮作用;確定性被掃除了,讓焦慮、不安、困惑、孤獨、痛苦占盡上風。《通往死刑台的電梯》是真正的黑色犯罪小說典範,微觀層面上,亦是一部精心設計犯罪計劃的古典偵探小說,亦是近代法國黑色敘事的濫觴。
- 01 第一章
- 02 第二章
- 03 第三章
- 04 第四章
- 05 第五章
- 06 第六章
- 07 第七章
- 08 第八章
- 09 第九章
- 10 第十章
- 11 第十一章
- 12 第十二章
- 13 第十三章
- 14 第十四章
- 15 第十五章
- 16 第十六章
- 17 第十七章
- 18 第十八章
- 19 第十九章
- 20 第二十章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