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7
川端康成、狄更斯等名家名著鑑賞 人性的矛盾與掙扎
- 序(第3頁)
- 【東洋篇】(第11頁)
- 人生的第一義是道義—談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第12頁)
- 探索人性的明暗—談夏目漱石《彼岸過迄》(第22頁)
- 內心隔閡的悲哀人生—談夏目漱石《行人》(第29頁)
- 人性的掙扎與批判—談夏目漱石《道草》(第39頁)
- 愛情與金錢的對立及矛盾—談尾崎紅葉《金色夜叉》(第48頁)
- 逼視死亡與渴求生命—談橫光利一〈春天乘著馬車來〉與〈花園的思考〉(第57頁)
- 家庭創傷與時代悲劇—談川端康成《舞姬》(第63頁)
- 孤兒意識的悲哀—談川端康成《東京人》(第71頁)
- 夢幻與現實的衝突—談川端康成《湖》(第79頁)
- 因果報應的人生輓歌—談川端康成《美麗與哀愁》之女性塑造(第88頁)
- 日本時代臺灣人理想中的女性—談庄司總一《陳夫人》的安子(第97頁)
- 殖民時期臺灣人的自覺意識—談庄司總一《陳夫人》的身分認同(第108頁)
- 堅持忠於自我—談太宰治的戰爭書寫(第108頁)
- 愛與同情—讀川端康成和太宰治的怪談傑作(第121頁)
- 自由與禁錮的對立象徵—談安部公房《沙丘之女》(第127頁)
- 光明與黑暗—談遠藤周作《醜聞》的作家懺悔錄(第135頁)
- 跨越宗教的圍籬—談遠藤周作《深河》的主題意涵(第143頁)
- 塑造大阪商人的理想形象—談山崎豐子《暖簾》(第151頁)
- 日本曲藝界傳奇—談山崎豐子《花暖簾》的大阪女商人河島多加(第158頁)
- 國家認同的忠誠與背叛—談山崎豐子《兩個祖國》(第165頁)
- 孤獨與和解—談村上春樹〈偶然的旅人〉(第175頁)
- 【西洋篇】(第181頁)
- 黑暗社會的良心—談雨果《悲慘世界》的宗教情懷與人道思想(第182頁)
- 描繪時代與人性的歷史傳奇—談狄更斯《雙城記》之寫作特色(第190頁)
- 拓展生命的高度與深度—談赫曼.赫塞《鄉愁》(第198頁)
- 傳統道德的挑戰及其時代意義—談 D. H. 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第207頁)
- 忠於自我.追求自由—談李察.巴哈《天地一沙鷗》的主題意涵(第218頁)
- 自我認同的尋求與破滅—談徐四金《香水》(第224頁)
- 【華文篇】(第237頁)
- 《京華煙雲》與《紅樓夢》的創作聯繫(第238頁)
- 多元包容的旅鎮情懷—談詹明儒《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之主題意涵(第244頁)
- 故鄉與認同—談林剪雲《叛》的主題結構(第252頁)
- 【附錄】(第263頁)
- 歐宗智寫作年表記要(第264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7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7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