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1
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破譯罕病密碼
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
臺灣《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通過至少20 年,為全球第5 個立法保障罕病的國家!推升了臺灣罕病產業、醫療、學研發展。
根據統計全球罕病試驗,42.6% 為臨床二期階段,估計到2030 年,罕病三期試驗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 高達10.3%,但臺灣罕病臨床實驗數量依然大幅落後歐美國家!
目前,投入臺灣罕病臨床醫師超過120 位,他們如何用熱忱之心創新罕病診斷、療法,為病吶「罕」?臺灣罕病療法開發正處天時、地利、人和交點嗎?
【Industry | 產業趨勢】
賴政府新政首場BTC 會議
「醫療產業化」大鬆綁? 「醫界投資生技、臺灣創造」成亮點
8 月26~28 日,第19 屆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 展開,本屆是賴政府上任後的首場BTC會議,雖然新政府已提出「健康臺灣」政見,但尚未有具體的生技產業發展規劃,因此,本次BTC 提出的政策建議方向格外受到矚目。
2024 BTC 會議討論迸火花
專家業者齊發聲:速落實AI 醫療、產業人才、臨床需求盤點
2024 年BTC 三場綜合討論,專家、業者建議踴躍,並迸出許多火花。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PMIA) 榮譽理事長李鍾熙直指,「生技產業發展」與「健康臺灣」兩議題的發展方向不一樣,在推動「要花經費、人力」促進健康的政策時,更應思考如何讓「要面向國際、要賺錢」的生技產業得以發展。
【Library | 知識庫】
「iPSC 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
日本首個iPSC 產品將申請上市!
專家督促臺灣法規跟進
9 月4 日,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指導、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 主辦之「iPSC 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論壇,聚焦於日本、臺灣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 的發展策略,邀請到DCB 產業發展處處長劉韋博、日本CiRA 基金會研發中心副中心長吉田信介,介紹日本iPSC 開發策略與產業現況;昱星生技創辦人暨執行長張郁芬、百濟神州(BeiGene)副總裁暨細胞治療中心負責人黃士銘,則分享如何從自動化技術和異體細胞株,克服iPSC 高成本製程挑戰。
【People | 人 物】
傾注青春 窮極真菌獵殺線蟲之理
臺灣第一人!中研院薛雁冰獲德國Max Planck 會員殊榮
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薛雁冰自小就對科學充滿熱情,她以遺傳學工具作為透視鏡,為生物課本裡「真菌獵殺線蟲」的故事挖掘出更多不為人知的迷人細節。薛雁冰獨特的研究成果,使她在2022 年獲頒「臺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年僅45 歲的薛雁冰,更在今年9 月獲得德國頂尖研究機構Max Planck Society 會員及學術職,這是臺灣第一人的殊榮,證明即使不是應用導向的基礎科學研究,也能在國際學研殿堂中大放異彩。
根據統計全球罕病試驗,42.6% 為臨床二期階段,估計到2030 年,罕病三期試驗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 高達10.3%,但臺灣罕病臨床實驗數量依然大幅落後歐美國家!
目前,投入臺灣罕病臨床醫師超過120 位,他們如何用熱忱之心創新罕病診斷、療法,為病吶「罕」?臺灣罕病療法開發正處天時、地利、人和交點嗎?
【Industry | 產業趨勢】
賴政府新政首場BTC 會議
「醫療產業化」大鬆綁? 「醫界投資生技、臺灣創造」成亮點
8 月26~28 日,第19 屆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 展開,本屆是賴政府上任後的首場BTC會議,雖然新政府已提出「健康臺灣」政見,但尚未有具體的生技產業發展規劃,因此,本次BTC 提出的政策建議方向格外受到矚目。
2024 BTC 會議討論迸火花
專家業者齊發聲:速落實AI 醫療、產業人才、臨床需求盤點
2024 年BTC 三場綜合討論,專家、業者建議踴躍,並迸出許多火花。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PMIA) 榮譽理事長李鍾熙直指,「生技產業發展」與「健康臺灣」兩議題的發展方向不一樣,在推動「要花經費、人力」促進健康的政策時,更應思考如何讓「要面向國際、要賺錢」的生技產業得以發展。
【Library | 知識庫】
「iPSC 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
日本首個iPSC 產品將申請上市!
專家督促臺灣法規跟進
9 月4 日,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指導、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 主辦之「iPSC 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論壇,聚焦於日本、臺灣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 的發展策略,邀請到DCB 產業發展處處長劉韋博、日本CiRA 基金會研發中心副中心長吉田信介,介紹日本iPSC 開發策略與產業現況;昱星生技創辦人暨執行長張郁芬、百濟神州(BeiGene)副總裁暨細胞治療中心負責人黃士銘,則分享如何從自動化技術和異體細胞株,克服iPSC 高成本製程挑戰。
【People | 人 物】
傾注青春 窮極真菌獵殺線蟲之理
臺灣第一人!中研院薛雁冰獲德國Max Planck 會員殊榮
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薛雁冰自小就對科學充滿熱情,她以遺傳學工具作為透視鏡,為生物課本裡「真菌獵殺線蟲」的故事挖掘出更多不為人知的迷人細節。薛雁冰獨特的研究成果,使她在2022 年獲頒「臺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年僅45 歲的薛雁冰,更在今年9 月獲得德國頂尖研究機構Max Planck Society 會員及學術職,這是臺灣第一人的殊榮,證明即使不是應用導向的基礎科學研究,也能在國際學研殿堂中大放異彩。
- Editor s Note編輯筆記 「健康臺灣」生醫政策543 !(第2頁)
- Snapshot | 現場直擊 BIOHK 2024 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第12頁)
- Library | 知識庫 「iPSC 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日本首個iPSC 產品將申請上市!專家督促臺灣法規跟進(第16頁)
- Industry | 產業趨勢(第22頁)
- 賴政府新政首場BTC 會議「醫療產業化」大鬆綁?「醫界投資生技、臺灣創造」成亮點(第22頁)
- 2024 BTC 會議討論迸火花專家業者齊發聲:速落實AI 醫療、產業人才、臨床需求盤點(第34頁)
- People | 人物 傾注青春 窮極真菌獵殺線蟲之理臺灣第一人!中研院薛雁冰獲德國Max Planck 會員殊榮(第38頁)
- Company | 焦點企業(第44頁)
- 專攻困難癌症次世代 CAR-T 療法官建村掌仁寶旗下承寶生技ARD103 將啟美國一/二期試驗(第44頁)
- 把全球最夯GLP-1 注射藥物變吃的!臺灣首家胜肽藥口服劑型開發平台奧孟亞Q4 攻興櫃(第48頁)
- GBI Bookshelf | 環球愛閱(第52頁)
- 面對人性 務實健保改革臺灣人民應該認識的全民健保(第52頁)
- 癌症藥物價格勝過黃金 50 年來上漲77 倍!藥命之財:揭露全球製藥產業漫天藥價與骯髒手法(第54頁)
- CoverStory | 封面故事 破譯罕病密碼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第56頁)
- 讓1.9 萬個罕病家庭 不再被視而不見!專家盼設「罕病司」突破檢測、醫療費用沉重負擔(第68頁)
- 國內首座腦庫幕後推手臺大謝松蒼奔走30 餘載揭類神經罕病臺灣獨有突變(第78頁)
- 首開南臺灣聯合門診 溫柔守護雷特氏症高雄長庚兒童神經罕病中心洪碧蓮「願做上帝的瓦器」(第83頁)
- WES+ 粒線體全基因檢測 揪出200 種已知聽損基因馬偕林鴻清推動臺灣新生兒聽篩、聽損生物性治療(第88頁)
- 播種臺灣遺傳學檢測技術北榮陳燕彰建全臺首個FISH、CGH技術平台 為罕病尋病因(第92頁)
- 整合病友資料庫、基因療法、代謝體學臺大陳達慶打造臺版MEE 診療系統開創眼病新「視」力(第96頁)
- Stock Market | 股 市 2024 年9 月臺灣生技股精選(第100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