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休閒娛樂的同時,電影產業也跟著不斷蓬勃發展。當我們欣賞電影時,除了影像與聲音的雙重刺激外,電影字幕的輔助認知作用也不容忽視,但對於電影編導來說,字幕還具有布局的作用存在,這是一般大眾鮮少關注的。
本書建構一套電影影像與文字的關係理論,以深入淺出方式帶領讀者對《羅生門》、《送信到哥本哈根》、《小活佛》、《暗戀桃花源》、《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等多部電影中的影像與文字的關係有另一層面的認知:分析影像與文字間的四種定格關係,以及流動影像與文字間的三種辯證的關係;並進一步比較其在三大文化系統與學派審美類型的差異;最後,將探討所得成果,提供給語文教育、電影編導、電影交流另一項參考方針。
- 序(第i頁)
- 第一章 緒論(第1頁)
- 第一節 研究動機(第1頁)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第5頁)
-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第14頁)
- 第二章 文獻探討(第20頁)
- 第一節 電影字幕(第20頁)
- 第二節 電影影像與文字的關係(第26頁)
- 第三章 電影影像與文字定格的多重關係(第37頁)
- 第一節 電影影像與文字的定格範圍(第37頁)
- 第二節 定格影像與文字的互證關係(第43頁)
- 第三節 定格影像與文字的互釋關係(第49頁)
- 第四節 定格影像與文字的互補關係(第54頁)
- 第五節 定格影像與文字的互斥關係(第61頁)
- 第四章 電影影像與文字流動的辯證關係(第69頁)
- 第一節 電影影像與文字的流動範圍(第69頁)
- 第二節 流動影像與文字的唯物辯證關係(第73頁)
- 第三節 流動影像與文字的唯心辯證關係(第87頁)
- 第四節 流動影像與文字的互相制約辯證關係(第99頁)
- 第五章 電影影像與文字關係的系統差異(第106頁)
- 第一節 系統差異的系統界定(第106頁)
- 第二節 創造觀型文化系統的馳騁想像力特徵(第115頁)
- 第三節 氣化觀型文化系統的內感外應特徵(第120頁)
- 第四節 緣起觀型文化系統的逆緣起解脫特徵(第126頁)
- 第六章 電影影像與文字關係的學派差異(第131頁)
- 第一節 學派差異的學派界定(第131頁)
- 第二節 前現代學派的寫實特徵(第140頁)
- 第三節 現代學派的新寫實特徵(第146頁)
- 第四節 後現代學派的語言遊戲特徵(第149頁)
- 第七章 相關研究成果的應用途徑(第154頁)
- 第一節 在語文閱讀教學結合電影以提升成效上應用(第154頁)
- 第二節 在電影編導教學以添入新變數上應用(第160頁)
- 第三節 在電影交流教學以擴大視野上應用(第165頁)
- 第八章 結論(第169頁)
- 第一節 理論建構的要點回顧(第169頁)
-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第175頁)
- 參考文獻(第177頁)
紙本書 NT$ 240
單本電子書
NT$
16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