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文訊 [第467期]:重返 從新鄉土現象到長篇歷史小說風潮
  • 點閱:12
    7人已收藏
  • 作者: 文訊雜誌社編著
  •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 出版年:2024.09
  • 格式:PDF,JPG
  • 頁數:178
  • 附註: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4

本期內容簡介

2000年迄今長篇歷史小說的成果十分可觀,名作輩出,質量均佳,可以說是豐收期,這也讓研究者有更足夠多文本,足以支撐研究質量。就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來看,以臺灣農村經驗為內容的書寫,一九七○年代稱為鄉土文學,一九八○、一九九○年代則拓衍為臺灣文學、臺灣文學本土化。就鄉土文學的內容來說,則已然包容了整個臺灣文學,而非限於農村經驗。其特色是以寫實主義為主要方法,劃定的界線與範圍為具有臺灣本土意識的創作。此後長達二十多年的論述在心理與意識上,可以說是一段臺灣「身分」爭議與「確定」的歷程,就文學潮流的演替來說是邊緣取代主流的顯例。2000年之後以臺灣為「本體」的創作意識,隨著不同意識形態者的「地著化」,已無太多論辯,大體已成為習常與通則。其後的論者以「後」、「新」鄉土承續這樣的文學潮流,並引入「進口修辭」如後現代、後遺民、後殖民、逆寫、女性主義等理論詞語,來解析這二十多年的創作。

2000年之後臺灣作家經歷了身分「確定」的洗禮,在臺灣意動(conation)驅力下開始進行「臺灣塑造」以及「本體展示」的書寫,一時之間蔚為風潮,其中族群與母語主題的開展最為活躍。二十年來這座長篇歷史小說的花園,開出的不只是某一類的花朵,作家們各自有所堅持,努力耕耘,故爾其成果的燦然、豐盛,是足以令人歡慶的。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第1頁)
  • ︱自由談︱(第10頁)
    • 〈影響我文學生命的關鍵人物〉啟蒙者齊邦媛老師(第10頁)
    • 〈一寸灰〉揮之不去的東西(第12頁)
    • 〈尋找李彥老師〉尋找李彥老師之當校花遇上軍官(第15頁)
    • 〈相見歡3〉在海島唱歌寫字(第18頁)
  • ︱本期專題︱重返Y2K――從新鄉土現象到長篇歷史小說風潮(第22頁)
    • 重返Y2K(Year 2000)――從新鄉土現象到長篇歷史小說風潮(第24頁)
    • 用小說解釋歷史(第30頁)
    • 公元2000年以來臺灣歷史小說的新樣貌(第33頁)
    • 臺灣族群文學、母語文學與大歷史小說的新航向(第36頁)
    • 歷史小說vs歷史學者(第38頁)
    • 虛實交織的纏繞與釐清――從現實裡走來,在想像中蛻變(第40頁)
    • 我的臺灣史小說田野踏查――謹以此文紀念黃富吉、邱銘義、林淑婉三位友人(第43頁)
    • 《臺北戀人》的紀實與虛構(第46頁)
    • 小說作為解鎖「歷史細語」的一種可能(第48頁)
    • 尋找城戶八十八(第50頁)
    • 同榮之路(第54頁)
    • 我所選擇的歷史――「臺灣歷史的轉譯與再創造――文學與影視的對映」座談側記(第56頁)
  • ︱聚光燈︱(第60頁)
    • 以小說鐫刻歷史――楊明與朱嘉雯對談《南方有嘉木》(第60頁)
    • 人生如逆旅,而我非過客――讀楊明《南方有嘉木》(第63頁)
  • ︱人物春秋︱(第67頁)
    • 〈資深編輯〉劍與筆與詩――陳素芳的文學道路(第67頁)
    • 〈文壇新秀〉患「病」,是再視生活的方式――左耀元《夢幻病》書寫問答(第76頁)
    • 〈懷念作家〉(第79頁)
  • ︱特稿︱五十年後的文學――楊牧八十四歲冥誕紀念(第87頁)
  • ︱談文論藝︱〈俯仰皆宇宙〉(第90頁)
    • 從美文體到沉思體(第90頁)
    • 詩歌櫥窗裡的珍珠項鏈――談喬林詩集《基督的臉》(第95頁)
    • 哪個花果不含情(第98頁)
  • ︱我們的文學夢︱用戲劇式思考翻轉人生――黃致凱的文學夢(第104頁)
  • ︱作家關懷列車︱創作領域永遠的園丁群――曹永洋.閻振瀛.亮 軒.曹俊彥.林武憲.謝里法(第112頁)
  • ︱書的世界︱(第117頁)
    • 女人的無聲歷史與生存智慧――讀陳瑤華《破浪:艋岬女首富黃阿祿嫂傳奇》(第117頁)
    • 邪典詩學的誕生――讀張詩勤詩集《森森》(第120頁)
  • ︱草原副刊︱一個月不說話(第123頁)
  • ︱銀光副刊︱(第126頁)
    • 〈響馬導演話從頭十二〉戲散了是個什麼滋味?(第126頁)
    • 〈時代與往事〉(第129頁)
    • 〈懷念作家〉(第150頁)
  • 島嶼串流 高雄、屏東、澎湖、花蓮、馬祖(第161頁)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14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4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