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 20, 儒家與現代政治
- 點閱:8
- 作者: 思想編委會編著
- 出版社:聯經
- 出版年:2012
- 集叢名:思想:20
- ISBN:9789570839494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336
- 字數:389720
- 系列書: 思想REFLEXION,本系列共51本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內容簡介
本期的專輯是「儒家與現代政治」,本期專輯收錄的文章及簡介如下:
1.張灝,〈政教一元還是政教二元?:傳統儒家思想中的政教關係〉:
儒家政教關係思想的演變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是原始典範的觀念,其二是天道觀念的實化。這兩個思想因素維持了「政教一元」觀念的主流優勢,也使得政教二元觀念退居次位,而終於流產。
2.姚中秋,〈儒家復興與中國思想、政治之走向:一個自由主義者的立場〉:
自由主義,假如要有一個未來,就必須在政治上成熟。而政治上成熟的最為重要的標誌,就是放棄百年來的反儒家意識型態。
3.陳昭瑛,〈徐復觀與自由主義的對話〉:
在政治上,儒家一直在各種重大政治改革運動中缺席,而所有重大的政治改革也多援引西方政治思想作為社會實踐的理論基礎。儒家不論在實踐或理論方面都是缺席的。
4.劉擎,〈儒家復興與現代政治〉:
一種型態的文化或政治的弊端,並非自然地等同於另一種型態的優勢。中國在發展中遭遇困境與危機,並不意味著轉向儒家傳統就是理所當然的拯救之道。
5.周濂,〈哪種公民 誰的宗教?:評陳明〈儒教之為公民宗教〉〉:
在一個合法性敘事發生嚴重危機的獨裁政府或者黨國體系裡,不加區分地引入公民宗教觀念,很可能遭致被政治權力徵用乃至濫用的危險。
6.成慶,〈當代大陸政治儒家的迷思〉:
今日試圖恢復儒家道統的知識分子,往往只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而對法家之「非人性化」性格不置一言,似乎在傳統政治生活中,單靠儒家就已足夠完成治理的任務,實難讓人信服。
- 「前近代」、「亞洲出發思考」與「作為方法的中國」:重新理解溝口雄三教授的一些歷史觀點 葛兆光
- 哈耶克經濟思想的現實意義:21世紀以來的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危機及其出路 朱嘉明
- 去政治化的台灣政治 劉世鼎、史維
- 儒家與現代政治
- 政教一元還是政教二元?:傳統儒家思想中的政教關係 張灝
- 儒家復興與中國思想、政治之走向:一個自由主義者的立場 姚中秋
- 徐復觀與自由主義的對話 陳昭瑛
- 儒家復興興現代政治 劉擎
- 哪種公民 誰的宗教?:評陳明〈儒教之為公民宗教〉 周濂
- 當代大陸政治儒家的迷思 成慶
- 思想訪談
- 公民儒教的進路:陳明先生訪談錄 陳宜中
- 思想評論
- 後全球化時代的愛爾蘭劇場 高維泓
- 思想人生
- 余英時:知人論世 李懷宇
- 致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