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2
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篩精×選卵×測胚胎
透視臺灣生醫「生殖」力
距離2025 年僅剩4 個月,臺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元年,臺灣人口連續4 年「生不如死」、出生率連年創新低!
為解少子化國安危機,「試管嬰兒」(IVF) 成為政府刺激生育的關鍵項目之一。據市調,全球「輔助生殖技術」(ART) 市場, 2022 年全球產值約為259 億美元,2031 年底將達到586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到9.4%。
近8 年,國內也出現多家生殖醫學科技研發公司,創新技術接連闖出國際。
IVF 技術其實發展超過50 年,臺灣這些生殖生技公司,到底有哪些利基?「生殖力」革命還有哪些未滿足的需求?
【Special Report | 特別企劃】
國際生技盛事「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4),於7 月24 日於南港展覽一、二館盛大展開。
今年大會以「從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Global View, Asian Touch) 為主題。
「亞洲生技大展」不僅設有超過2,200 個攤位,更擴大舉辦論壇規模為「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及「區域合作」三大平行論壇,從科學技術、資金活水、與區域合作,分享生技產業在科技創新、應用到資金及市場拓展的最佳解答。
今年的創新科技論壇,著重生技產業趨勢及最新科技發展,共規劃13 場論壇,主題涵蓋: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細胞與基因療法(CGT)、mRNA 與新治療模態、生物製劑、CDMO ( 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轉譯醫學、人工智慧(AI)、精準醫療、數位健康等。
首次擴大舉行的投資高峰論壇,共有48 隊國內外優秀生技公司上台簡報,以及50 家國內外投資機構參與。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生物產協) 表示,投資機構均對臺灣生技新藥、醫材公司非常驚豔,看好臺灣公司紮實的科研基礎與創新能量。
區域合作論壇則是由生物產協首度與外貿協會合作舉辦,邀請澳洲、日本、比利時、泰國、印度與馬來西亞各自舉辦其國家區域論壇,並邀請約40 家廠商與會,探討與臺灣生技產業商機合作機會。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今年的亞洲生技大會,總計今年吸引超過2,000 人參與,與會人數之中40% 來自國外,其中以日本、美國、韓國人數最多,顯示亞洲生技大會持續邁向國際化。
【Library | 知識庫】
洞悉先進醫療、AI / 數位藥品、支付機制趨勢
資策會科法所領航 「先進醫療產品前瞻法制研討會」
8 月13 日,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主辦、環球生技執行之「先進醫療產品前瞻法制研討會」,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此次研討會針對先進醫療藥物法制趨勢、人工智慧(AI) 數位化於藥品設計及臨床的應用、先進藥品創新支付機制等議題,規劃三大專題演講,集結生醫產官學專家演講分享觀點及趨勢。
下一代「類器官/ 器官晶片」技轉落地戰
類器官/ 器官晶片助攻細胞研究、篩藥平台 實現精準醫療願景
7 月11 日,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辦,美商分子儀器(Molecular Devices)、環球生技協辦的「下一代『類器官/ 器官晶片』技轉落地戰」論壇,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秦咸靜主任、北美智權劉家豪專利師,分別從新藥開發的動物替代系統趨勢、專利檢索與專利地圖分享發展契機;此外,清大特聘教授曾繁根、中研院研究員董奕鍾、分子儀器資深應用研究員崔瑞廷、昱星生技執行長張郁芬,也分享這項技術在細胞基礎科學研究、篩藥平台的應用。
【People | 人 物】
臺灣細胞治療品質標準建立幕後推手
艾默生醫創辦人李幸懋:良好品質控管才是王道!
成立於2004 年的艾默生醫創辦人暨總經理李幸懋,是臺灣最早接觸細胞治療、並一步步建立國內細胞品質檢驗標準的先鋒部隊。他曾擔任衛福部食藥署「國內人體細胞組織健康產業機構生物安全管制之品質輔導計畫」主持人,一路參與GTP 的推動與落實,為日後《特管辦法》細胞製備場所(CPU) 奠下基礎。碩士與研究工作都在日本北里大學,對於必須具功能活性的細胞藥物篤信品質管控才是王道的李幸懋,創業20 多年來,不僅見證了國內細胞產業的發展史,也是當今許多細胞治療研發與新創公司臨床開發的合作夥伴及幕後推手。
為解少子化國安危機,「試管嬰兒」(IVF) 成為政府刺激生育的關鍵項目之一。據市調,全球「輔助生殖技術」(ART) 市場, 2022 年全球產值約為259 億美元,2031 年底將達到586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到9.4%。
近8 年,國內也出現多家生殖醫學科技研發公司,創新技術接連闖出國際。
IVF 技術其實發展超過50 年,臺灣這些生殖生技公司,到底有哪些利基?「生殖力」革命還有哪些未滿足的需求?
【Special Report | 特別企劃】
國際生技盛事「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4),於7 月24 日於南港展覽一、二館盛大展開。
今年大會以「從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Global View, Asian Touch) 為主題。
「亞洲生技大展」不僅設有超過2,200 個攤位,更擴大舉辦論壇規模為「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及「區域合作」三大平行論壇,從科學技術、資金活水、與區域合作,分享生技產業在科技創新、應用到資金及市場拓展的最佳解答。
今年的創新科技論壇,著重生技產業趨勢及最新科技發展,共規劃13 場論壇,主題涵蓋: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細胞與基因療法(CGT)、mRNA 與新治療模態、生物製劑、CDMO ( 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轉譯醫學、人工智慧(AI)、精準醫療、數位健康等。
首次擴大舉行的投資高峰論壇,共有48 隊國內外優秀生技公司上台簡報,以及50 家國內外投資機構參與。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生物產協) 表示,投資機構均對臺灣生技新藥、醫材公司非常驚豔,看好臺灣公司紮實的科研基礎與創新能量。
區域合作論壇則是由生物產協首度與外貿協會合作舉辦,邀請澳洲、日本、比利時、泰國、印度與馬來西亞各自舉辦其國家區域論壇,並邀請約40 家廠商與會,探討與臺灣生技產業商機合作機會。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今年的亞洲生技大會,總計今年吸引超過2,000 人參與,與會人數之中40% 來自國外,其中以日本、美國、韓國人數最多,顯示亞洲生技大會持續邁向國際化。
【Library | 知識庫】
洞悉先進醫療、AI / 數位藥品、支付機制趨勢
資策會科法所領航 「先進醫療產品前瞻法制研討會」
8 月13 日,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主辦、環球生技執行之「先進醫療產品前瞻法制研討會」,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此次研討會針對先進醫療藥物法制趨勢、人工智慧(AI) 數位化於藥品設計及臨床的應用、先進藥品創新支付機制等議題,規劃三大專題演講,集結生醫產官學專家演講分享觀點及趨勢。
下一代「類器官/ 器官晶片」技轉落地戰
類器官/ 器官晶片助攻細胞研究、篩藥平台 實現精準醫療願景
7 月11 日,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辦,美商分子儀器(Molecular Devices)、環球生技協辦的「下一代『類器官/ 器官晶片』技轉落地戰」論壇,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秦咸靜主任、北美智權劉家豪專利師,分別從新藥開發的動物替代系統趨勢、專利檢索與專利地圖分享發展契機;此外,清大特聘教授曾繁根、中研院研究員董奕鍾、分子儀器資深應用研究員崔瑞廷、昱星生技執行長張郁芬,也分享這項技術在細胞基礎科學研究、篩藥平台的應用。
【People | 人 物】
臺灣細胞治療品質標準建立幕後推手
艾默生醫創辦人李幸懋:良好品質控管才是王道!
成立於2004 年的艾默生醫創辦人暨總經理李幸懋,是臺灣最早接觸細胞治療、並一步步建立國內細胞品質檢驗標準的先鋒部隊。他曾擔任衛福部食藥署「國內人體細胞組織健康產業機構生物安全管制之品質輔導計畫」主持人,一路參與GTP 的推動與落實,為日後《特管辦法》細胞製備場所(CPU) 奠下基礎。碩士與研究工作都在日本北里大學,對於必須具功能活性的細胞藥物篤信品質管控才是王道的李幸懋,創業20 多年來,不僅見證了國內細胞產業的發展史,也是當今許多細胞治療研發與新創公司臨床開發的合作夥伴及幕後推手。
- Editor s Note編輯筆記 千萬將軍一個兵(第2頁)
- Special Report | 特輯 2024 BIO Asia-Taiwan特輯(第12頁)
- 之一» 13 場主題論壇 國際創投、基因編輯、數位醫療國際大咖現身 暢談全球生技商機左 亞(第14頁)
- 之二 » 不畏風雨! 12 萬人次觀展創新高 8,000 場一對一商機媒合逾2,200 攤位盛大展出(第28頁)
- 《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TBMC、昱展、創笙、邦睿CDMO、新藥、再生醫療、醫材決戰國際啟示錄(第36頁)
- 啟發創新 照亮臺灣生技未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首曝轉譯計畫成果多家新創衍生中(第40頁)
- 「基因編輯與精準化醫學國際研討會」CRISPR基因編輯多元未來臺、日、立陶宛跨國合作共創多贏(第48頁)
- 國科會「超高齡社會精準再生醫學啟航計畫」期中發表會臺灣再生醫療全明星團隊陣容:iPSC、異體細胞、外泌體將邁臨床試驗(第52頁)
- Library | 知識庫(第58頁)
- 洞悉先進醫療、AI / 數位藥品、支付機制趨勢資策會科法所領航「先進醫療產品前瞻法制研討會」(第58頁)
- 下一代「類器官/ 器官晶片」技轉落地戰類器官/ 器官晶片助攻細胞研究、篩藥平台 實現精準醫療願景(第68頁)
- Industry | 產業趨勢(第72頁)
- 副總裁Yariv Hefez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第72頁)
- 引進國際「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陽交大醫工學院鏈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讓OTC 助聽器成真(第76頁)
- People | 人物 臺灣細胞治療品質標準建立幕後推手艾默生醫創辦人李幸懋:良好品質管控才是王道!(第80頁)
- Company | 焦點企業(第86頁)
- 出自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 全臺NGS 分析最元老團隊道品全基因體定序臨床分析系統縮短罕病診斷75%時間(第86頁)
- 隱身臺灣近20 載 全球抗體CDMO 隱性冠軍李文華、潘玉華雙院士創始億康生技默默造出一座「生技台積電」(第90頁)
- CoverStory | 封面故事 篩精×選卵×測胚胎 透視臺灣生醫「生殖」力(第96頁)
- 生殖醫學技術最新趨勢基因檢測/AI 提升懷孕率老化、習慣性流產仍待解(第104頁)
- 臺灣生殖醫學產業待推進「新技術、國際醫療、半導體」三利基「國際行銷、研發環境」兩挑戰(第108頁)
- 臺灣生殖醫學創新量能迸發!「篩精× 選卵× 測胚胎」次世代解方(第118頁)
- Stock Market | 股市 臺灣生技股 Top 10 & 2024年8月臺股精選(第12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