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心臟夠強, 不怕突然登出人生:北榮名醫教你遠離三高, 常保心血管健康
  • 點閱:12
    21人已收藏
  • 作者: 黃柏勳著
  • 出版社:弘雅三民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4
  • 集叢名:養生智慧
  • ISBN:9789571477312
  • EISBN:9786263706231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54550
  • 附註:附錄: 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第2大死因」
平均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說是「國民健康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演員高以翔、小鬼黃鴻升、影帝龍劭華、導演明金成……

演藝圈名人猝逝的消息時有所聞
他們看起來都很健康,為什麼心臟病會「突如其來」?
 
其實,心臟病是各種危險因子「累積而來」
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
 
而這些危險因子,都和「生活」有關──
 
健檢報告有紅字,但身體沒什麼異狀,那我應該沒事吧?
▶「沒症狀≠沒事」!許多疾病初期都沒有症狀,加上檢測難免有誤差,一旦有症狀產生,往往已經動脈硬化、血管嚴重堵塞。再說,多少人真的拿著健檢報告與醫師諮詢,並做後續追蹤呢?
 
我還年輕,心血管疾病應該跟我無關吧?
▶心因性猝死有年輕化的趨勢,第一波心肌梗塞高峰期約落在40歲左右。然而,我國成人有4至7成不知道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數值已有異常,你可能正是其中之一。
 
記住:錯誤的健康觀念,比疾病還可怕!
 
以下6種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你是其中之一嗎?
◎ 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
◎ 有心臟病或腦中風等家族史
◎ 三高患者,健檢報告紅字多
◎ 有抽菸及飲酒習慣,平日應酬多
◎ 常覺得工作/生活壓力大,負面情緒多
◎ 運動量少,幾乎不運動
 
心血管疾病是「不可逆」的病理變化,且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不要因為年輕就揮霍老本,更不要因為無症狀就掉以輕心。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若不想突然「被登出」人生,就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健康保本。
 
無論是自己或家人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卻不知道如何改善,也擔心門診時不知道怎麼開口詢問醫師;或有心想要維持身體健康,卻不知道從哪裡做起的人,本書都是絕佳的入門書,適合各年齡層與各族群閱讀。
 
本書將告訴你:
1. 為什麼說心血管疾病是「生活習慣病」?
2. 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都是心臟病,有什麼不一樣?
3. 運動心電圖、心導管……這麼多檢查項目,要做哪個好?
4. 只要改變生活習慣,80%的心臟病可預防?!

★ 每章節附「自我檢測表」,快速評估自己是否為高風險族群
 

作者簡介
黃柏勳
現職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專任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士
.臺北榮民總醫院重症加護內科主任
.日本東京大學循環器內科客員研究員
.亞太動脈硬化性血管病學會秘書長
 
  • 聯合推薦
  • 自 序
  • 第1章 這些其實都是「生活習慣病」──從生活習慣著手就能預防的疾病
    • 「生活習慣」檢測
    • 01現代人不可忽視的「代謝症候群」
    • 02主動脈剝離一半以上是「高血壓」引起
    • 03動脈血管硬化的主因──高血脂
    • 04全身血管系統的殺手──高血糖
  • 第2章 生活習慣病的「終點站」──45歲以上的「第二大死因」就是心臟疾病
    • 「心血管疾病風險」檢測
    • 01狹心症
    • 02急性心肌梗塞
    • 03二尖瓣脫垂
    • 04心房顫動
    • 05心臟衰竭
    • 06主動脈剝離
    • 07經濟艙症候群(深部靜脈血栓)
  • 第3章 預防勝於治療──心臟健檢這樣做
    • 01運動心電圖檢查
    • 02心導管檢查
    • 03周邊血管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 第4章 健康「心」生活──只要改變生活習慣,80%的心臟病可預防!
    • 01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 02維護心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
    • 0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8成是吸菸者
    • 04要活就要「動」
  • 附 錄
  • 版權宣告
  • 封 底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8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