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武俠小說中,我們不僅看到了驚險刺激的武打場面,也感受到了其中所蘊含的深刻智慧。每位角色的命運交織出一幅幅精彩紛繁的人生畫卷。透過探究這些角色的心路歷程,我們䇄取其中的智慧啟示,了解他們如何應對逆境、堅持信念、追求真理。不論是掃地僧的深思熟慮、鳩摩智的智慧論辯、還是慕容復的心激壓抑,每位人物都帶給讀者許多反思的空間,引領我們進入一段思辯智慧的旅程。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角色塑造和武功設定皆是獨樹一幟,反映出每位人物背後的豐富內涵和情感掙扎。透過深入研究金庸小說中的人物,我們可以發現每個角色的獨特特質和成長軌跡,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他們的抉擇和行為。從金庸筆下的俠客,我們看到了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的人性與情感交融,這些角色的故事引發我們對於自身價值觀的反思,啟發我們思考生活中的困境和抉擇。金庸小說中的人物不僅是虛構的英雄,更是對人性、價值觀以及道義觀的深刻探討,讓我們在書中所營造的虛構世界中找到了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啟示。
除了角色之外,金庸小說中的武功體系也是引人入勝的部分,每一種武功代表著不同的武學理念和哲學思考。透過對金庸小說中的武功進行研究與分析,我們可以潛入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所追求的真理與信念。從武功的屬性到武功的美學,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深刻的智慧,讓我們更深入地探究金庸筆下世界的奧妙之處。透過這些武功的研究,我們不僅可以欣賞金庸筆下的武林區遇,還可以從中獲得關於生活、人性和價值觀的啟發,讓我們更加全面地理解金庸武俠世界所揭示的智慧之道,每個方面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探索其中的智慧之源,感受金庸筆下世界的奧妙之處。
- 內容簡介
- 序 從金庸武俠世界看學術人生——錢學森之問的另類答卷
- 前言 我在北大講金庸
- 上篇 縱篇
- 第一編 「天龍」時代的烏雲
- 引子:為什麼我們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 1 掃地僧之問
- 2 鳩摩智的職位
- 3 慕容復的名氣
- 4 丁春秋的自尊
- 第二編 前「射鵰」時代的彩霞
- 引子:四大宗師的排名
- 5 掃地僧的原創
- 6 黃裳的體系
- 7 獨孤求敗的行為藝術
- 8 前朝宦官的理念
- 第三編 「射鵰」時代的碧空
- 引子:王重陽罷黜百家、獨尊九陰
- 9 林朝英的門派
- 10 王重陽的論壇
- 11 王重陽的合作
- 12 黃藥師的悔恨
- 13 歐陽鋒的執念
- 14 一燈大師的挽救
- 15 洪七公的平衡
- 16 周伯通的眼光
- 17 裘千仞的定力
- 18 瑛姑的逃離
- 19 丘處機的招生
- 20 郭靖的4.5次創新
- 21 歐陽克的鄙視
- 第四編 「神鵰」時代的霏雨
- 引子:亢龍有悔,盈不可久
- 22 法王的金輪
- 23 朱子柳的逍遙巾
- 24 公孫止的桃花源
- 25 華山論劍的內卷
- 第五編 「倚天」時代的和風
- 引子:凡所過往,皆是序章
- 26 覺遠的格局
- 27 郭襄的斷捨離
- 28 張三豐的骨氣
- 29 無色的魄力
- 中篇 橫篇
- 第六編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
- 引子:千江有水千江月
- 30 金庸小說人物的武學動機
- 31 金庸小說人物的武學品味
- 32 金庸小說人物中最好的和最差的師父
- 33 金庸小說人物中的世家和草根
- 34 金庸小說人物的「萬曆時刻」
- 第七編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
- 引子:一尺竹含千尺勢
- 35 金庸小說武功的屬性
- 36 金庸小說武功的影響力
- 37 金庸小說中的冷門絕學
- 38 金庸小說中的無用功
- 39 金庸小說武功的一日千里和十年一劍
- 40 金庸小說武功的廣博和精一
- 41 金庸小說武功的繁花似錦和一枝獨秀
- 42 金庸小說武功的美學
- 第八編 金庸派別
- 引子:武學傳承的五種方式
- 43 少林寺:藏經閣的燦陽
- 44 華山派:思過崖的晚霞
- 45 楊氏:古墓的麗影
- 46 丐幫:打狗棒的挺立
- 47 明教:聖火令的墜落
- 下篇 外篇
- 第九編 俠客行
- 引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48 蕭峰:提攜玉龍為君死
- 49 郭靖:長煙落日孤城閉
- 50 張無忌:八千里路雲和月
- 51 吳長風:貂裘換酒也堪豪
- 52 耶律齊:百年垂死中興時
- 53 馮默風:回頭萬里,故人常絕
- 第十編 連城抉
- 引子:一蓑煙雨任平生
- 54 蕭峰:如果我也懂曉風殘月
- 55 郭靖: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魯鈍
- 56 楊過:選哪一張做我的畢業照
- 57 張無忌:為什麼我無地赴死
- 58 令狐沖:有個一起求學的女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第十一編 必血薦
- 引子:四海無人對夕陽
- 59 遊坦之:天降厚禮的不菲價格
- 60 梅超風:有哪些讀研的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 61 楊康:師父?師傅!
- 62 李莫愁:為什麼我的合作總是失敗
- 63 宋青書:改革者的輓歌
- 64 林平之:十七歲那年的大宛馬
- 附錄一 金庸群俠時間線
- 附錄二 ACM圖靈大會(2019)上的「華山論劍」:朱松純對話沈向洋——人工智慧時代的道路選擇
- 附錄三 千古學人俠客夢
- 後記 科學研究百家爭鳴的「射」「神」時代: 自藏經閣始,至藏經閣終
-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