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本清算業力之書,
而是一本關於解結,讓心回家的書。
為什麼有骨肉血緣關係的親人家眷間會愛與恨?
佛教經典中提到的冤親債主究竟是什麼?
從小被家人稱為「生來討債的孩子」的張慰慈,是唯一的獨生女,深受爺爺奶奶寵愛,但在最疼愛她的奶奶過世後,和父母親的關係,從青春期開始便處在極度對立的位置上,而原本應是血脈相連的親情卻成為彼此的嫌棄與怨懟,更讓她對於「被愛」帶著恐慌與不安
,以至於在前半生裡面對愛情和婚姻時如同被詛咒一般的崎嶇難行。
直至父親重病倒下,才讓她和雙親的關係出現重大轉淚點,開啟了如同翻山越嶺般地「解冤結」的艱苦歷程。一個生來討債的小鬼終究成為回來報恩的子孫。
【名人推薦】
親眷之間的「怨憎會苦」與恩怨情仇,在華人傳統社會,屬於「家醜不可外揚」、「為長者諱」的倫理禁忌;慰慈書寫此書,是出於「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是對相識或不相識之讀者,虔誠奉上「法供養」的菩薩心腸。——釋昭慧法師(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千年暗室一燈能破,百年冰山一火難除。若要冰消雪釋,必惟光明智慧方能照亮一切,無明癡暗。我們小院子的慰慈居士總是願意点亮明燈,置於高處,照亮他人,也光明自己。親愛的有緣人們一起來吧!開卷有益,點亮智慧明燈,陪伴家親好友,走向快樂融合生活。——釋本願法師(佛世界道場住持)
慰慈母女的愛恨情仇,簡直比韓劇還要韓劇,比八點檔連續劇還要八點檔;在佛法的長期浸潤與虔心跪拜後,軟化了遇母則剛的心性,將與母親的恩怨情「愁」,煲湯成無微不至的愛。——張光斗 (《點燈〉製作人)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作者將與母親的恩怨情「愁」,煲湯成無微不至的愛,從慰慈的自省與行動實踐,讓我們學習如何陪伴親人。——瓦紀‧瓜歷 (文字工作者)
世間難見的女漢子,是我的知己摯友,也是我的老師。妳對她的一點好,她會對妳加倍奉還。在愛裡受過傷的人,痊癒之後,會更懂得愛,更珍惜愛。——張卓芳(卓芳家手作職人)
無論年輕時背叛得多麼厲害,人近中年,總要回家的。緣此,這不是一本清算歲月之書,而是一本關於如何回家的書。——王錦華(《鏡週刊》人物組副總編輯)
- 封面
- 推薦序 「法供養」的文字盛筵/釋昭慧
- 推薦序 天命/張光斗
- 推薦序 總要回家/王錦華
- 前言 來討債的孩子
- Chapter 1 她們
- 潤蓮
- 潤蓮的愛情
- 潤蓮的廚房
- 愛的力量
- Chapter 2 愛裡的恨
- 素娟
- 素娟的愛情
- 素娟的慈悲
- 那些愛了又恨了的
- 母親的情書——那不顧一切的奔赴
- Chapter 3 親人與仇人
- 慰慈
- 慰慈的廚房
- Chapter 4 轉機
- 生命的洪流
- 越過一個山丘
- 破地獄救母
- Chapter 5 媽媽的媽媽
- 我在恨裡覺察我的愛
- 再相逢
- Chapter 6 只願你幸福
- 請不要再這樣對我
- 她是我女兒
- 愛的代價
- Chapter 7 大圓滿
- 那些狹路相逢的
- 兒子的心聲/宋子祺
- 後記 往昔所造的省思
- 版權
- 封底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