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24/05/02 [第1939期]:我將再起!
  • 點閱:24
    2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4.05
  • 格式:PDF,JPG
  • 頁數:76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30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我將再起!

新北市長提名戰被「無視」 參選國民黨主席  侯友宜沒說不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2024年總統大選失利後,隨即回歸市長本務專注市政,即使任期還有近2年8個月,但樹欲靜而風不止,近日國民黨內對2026年誰來接棒侯友宜守住新北市的討論已浮上檯面。雖說最被看好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不選的態度未如外傳有所鬆動,惟黨內拱李力道之強,大大加深侯市府團隊危機感。據了解,為化被動形勢為主動,勸進侯友宜參選2025年黨主席,正悄然成為侯核心僚屬們的現在進行式。
事實上,侯友宜在總統敗選後,政治行情被極度看衰,黨內外多認定當第2任市長任期結束,就是他淡出政壇之時。只是侯目前仍是全國選民人數最多的直轄市長,...........

◎晏明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939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1頁)
    • 風評:當「搶門神」爭奪戰起跑(第1頁)
    • 揭仲專欄:共軍戰略支援部隊之成立與撤銷(第3頁)
    • 呂紹煒專欄:台灣在重覆歐盟在能源政策犯下的「歷史錯誤」(第6頁)
    • 李忠謙專欄:如果我們搞錯了潔淨能源的代價,能源轉型也難救全球暖化(第8頁)
    • 沈旭暉專欄:奧本海默的大革命時代(第10頁)
    • 謝錦芳專欄:烏克蘭無人機重創俄國煉油廠 拜登政府搖頭(第16頁)
    • 施威全專欄:軍情局不該廢除單線領導—防弊關鍵是長官的知識能力(第18頁)
    • 閻紀宇專欄:魯西迪,一位作家的生命力示範(第20頁)
    • 朱淑娟專欄:石門水庫今非昔比,區域調度更有韌性(第23頁)
  • 封面故事 我還在!提名新北市長「無視」他 參選國民黨主席侯友宜沒說「不」(第25頁)
  • 政壇透視(第30頁)
    • 獨木難支天!不讓黃國昌獨紅 柯文哲想了這一招(第30頁)
    • 他早盯上徐巧芯!「大白鯊」訓誡聲震動北檢 調查局也招架不住(第34頁)
  • 軍事縱橫(第38頁)
    • 賴清德為何說「一次7艘」?國造潛艦詭異的辭職、洩密與先進國防辦公室(第38頁)
    • 「梅sir」一步不讓!曾被幹掉、美國都覺得他委屈的大將軍戰略大復活(第41頁)
  • 財經解碼(第45頁)
    • 金控搶520卸任首長,吳東亮先馳得點,王美花將出任台新金獨董(第45頁)
    • 無人機國家隊要角林振義、羅正方 經緯航太、碳基科技都有他們身影(第47頁)
  • 司法櫥窗(第52頁)
    • 台灣現存37名死刑犯背景全公開:過半在「兩公約」前判死,釋憲可能翻盤嗎?(第52頁)
    • 憲法法庭非終點:無論死刑是否合憲 都將更限加縮判死範圍(第57頁)
  • 世界與台灣(第61頁)
    • 美國強制TikTok出售:那它到底值多少錢?猜測價格從6000億至3兆以上(第61頁)
    • 反戰運動再現美國大學校園(第65頁)
    • 英國對待台灣的態度變了:從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市場,升級為關鍵安全議題(第69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30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