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歲算是人生的一個大考,之前所有累積的事物,無論是關係、負債、病痛,都會成為在轉職成「老人」這個身分時,無以迴避的重量。
坐鎮區公所社會課老人福利櫃檯的我,何其有幸,在這些生命隕落之前,成為接住他們最後一張網子的一條絲線,提供或多或少的幫助。
──李夏苹
李夏苹初入職場時,曾短暫待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但都待不久。求職不順的她努力考上了公務員,原本在區公所處理文化行政業務,突然被調到社會課,負責老人福利櫃檯業務。
有一天她被交辦處理一項「點交獨居老人遺產」的工作,讓她心中生起莫名恐懼,且冒出許多執行流程的疑問,「如果第一線的我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做,那麼,一般人應該更難清楚國家是怎麼處理獨居老人的遺體和遺產?」為此她透過訪談、研究,並添入職場實際案例及個人反思來撰寫此書,試圖勾勒出老死大事在國家機器下可能的面貌,以及人們可以如何安排老後生活的誠摰建議。
洪士峰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專文推薦
大師兄 殯葬作家
方荷生 忠勤里里長
王薏絜 電視台資深文字記者
李若綺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汪其楣 拈花微笑聾劇團藝術總監
房慧真 作家
秦綾謙 TVBS 新聞主播
畢柳鶯 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陳維萍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安老所所長
劉紹華 醫療人類學家
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
燕茹 遺屋清潔社工
鍾彥彬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當我們開始面對孤獨死,正視這個議題,臺灣社會也將鋪陳屬於我們避免孤獨死的光明故事。
──洪士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生老病死,人間四味,是我們無可迴避的歷程。然而,在生老病死之前,若加上「孤獨」這個狀態,許多人可能會感受到深深的無助和悲傷,彷彿秋風吹過,整個世界變得陌生而荒涼。
作者在公務生涯中,負責處理獨居長者遺產點交,近距離嗅到「即使死去也無法擺脫的邊緣苦味」——那正是社會工作現場日常瀰漫的氣息。當我們步入有史以來人類活得最長、卻也最孤獨的時代,如何找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連結,不僅僅是個人六十五歲「轉職」成為老人的一次大考,也是政府、企業及第三部門對應孤獨死議題,迫切需要研發的處方。僅此,才能讓那些飄零的心、疲憊的靈魂,仍願意盼望,不致失去對人間的信心。
──鍾彥彬,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洪士峰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專文推薦
大師兄 殯葬作家
方荷生 忠勤里里長
王薏絜 電視台資深文字記者
李若綺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汪其楣 拈花微笑聾劇團藝術總監
房慧真 作家
秦綾謙 TVBS 新聞主播
畢柳鶯 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陳維萍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安老所所長
劉紹華 醫療人類學家
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
燕茹 遺屋清潔社工
鍾彥彬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當我們開始面對孤獨死,正視這個議題,臺灣社會也將鋪陳屬於我們避免孤獨死的光明故事。
──洪士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生老病死,人間四味,是我們無可迴避的歷程。然而,在生老病死之前,若加上「孤獨」這個狀態,許多人可能會感受到深深的無助和悲傷,彷彿秋風吹過,整個世界變得陌生而荒涼。
作者在公務生涯中,負責處理獨居長者遺產點交,近距離嗅到「即使死去也無法擺脫的邊緣苦味」——那正是社會工作現場日常瀰漫的氣息。當我們步入有史以來人類活得最長、卻也最孤獨的時代,如何找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連結,不僅僅是個人六十五歲「轉職」成為老人的一次大考,也是政府、企業及第三部門對應孤獨死議題,迫切需要研發的處方。僅此,才能讓那些飄零的心、疲憊的靈魂,仍願意盼望,不致失去對人間的信心。
──鍾彥彬,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 推薦序 當我們開始面對孤獨死…… 洪士峰
- 前言 孤獨死雖然令人不安,但是時候讓我們來談一談了
- 第一部 我就是這樣成為公所社會課公務員
- 「妳就做到今天,下週不用來了!」
- 老人福利櫃檯:異文化衝擊的田野
- 從退信開始的「消失的老人」循線解謎
- 第二部 我在老人福利櫃檯看見的日常與艱難
- 受暴阿嬤的老年悲歌
- 名下財產三億卻沒錢吃飯的A君
- 「叫他去睡X陽公園」:無家者想有個家有多難
- 「以前當小主管,也幫助過人,怎麼會變這樣?」
- 第三部 沒想到我要去清點獨居老人孤獨死後的遺產
- 「新承辦妳好,麻煩妳去點交國宅內死亡的獨居老人的遺產。」
- 直擊遺產點交現場:死了一位獨居老人的客廳
- 獨居死亡的未來
- 先別嚇跑,用我剛學到的社會學談談死亡吧!
- 捐棺:用業力法則創造財富的古老傳說
- 從傳說中的三萬塊到聯合奠祭
- 「他是我爸,但我不想認他的遺體。」
- 「沒有人要做,你就跳出來!」
- 「遇到一具屍體,是誰都會害怕。」
- 第四部 即使死去也無法擺脫的孤獨苦味
- 開不出死亡證明的馬阿姨
- 民代的冥婚妹婿黃爺爺
- 路倒死亡的更生人周阿公
- 「人死多久會發臭?」熱心鄰居意外發現的獨老死亡事件
- 冰存過久的遺體
- 第五部 基層公務員也能為邊緣角色發聲
- 公務員是個限制點到滿的職業?
- 在體制裡衝撞體制
- 榮服處的案例
- 「我們去取令箭!」護理之家探訪阿水阿嬤
- 大家都是「人」,不要放棄溝通
- 第六部 如果孤獨死是你我的未來
- 誰說孤獨死一定是壞事
- 醫療死比孤獨死更悲傷的佐證
- 無人送終,生前契約可行嗎?
- 機構安老臨終的可能
- 無力殮葬與民間力量
- 善願愛心協會行善體驗營
- 想像死亡:若人生值得一場好死
- 給計畫獨居安老的你一些建議
- 後記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好奇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