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24/04/25 [第1938期]:準經長的考驗
  • 點閱:28
    1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4.04
  • 格式:PDF,JPG
  • 頁數:7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27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準經長的考驗

崇越集團涉足經濟部下轄業務 郭智輝如何解決利益衝突問題?

崇越科技董事長郭智輝成為新內閣首任經濟部長,讓外界眼睛一亮,外界形容郭是最懂半導體的部長,這話沒錯,不過,郭還有幾個被外界忽略的面向,首先,郭智輝是準總統賴清德,重要的民間企業友人之一,崇越科技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包括漁電共生、風電、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幾乎無役不與,崇越集團網羅了不少卸任政務官,包括綠營前彰化縣長翁金珠、前經濟部長黃營杉、中小企業處長賴杉桂,郭智輝擔任賴內閣首任經濟部長,將是光電與風電產業「大利多」,但郭智輝也必須謹慎處理崇越集團的利益迴避問題。
崇越的本業主要在半導體材料與設備,包括子公司崇越石英生產半導體製程,具關鍵地位的石英產品,這些領域,跟綠營上台後推動的綠能、...............

◎林上祚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938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1頁)
    • 風評:「讀書會內閣」的利益界限(第1頁)
    • 呂紹煒專欄:窮國更辛苦了,不再靠譜的發展致富公式(第3頁)
    • 張鈞凱觀點:美日網友為《奧本海默》開撕,台灣陷入集體歷史錯亂(第5頁)
    • 沈旭暉專欄:《奧本海默》中的大反派,才是猶太人心目中的救世主(第7頁)
    • 謝錦芳專欄:印度加入半導體賽局,前央行總裁潑冷水(第12頁)
    • 閻紀宇專欄:在世界的中央,以廚房對抗戰爭與滅絕(第14頁)
    • 朱淑娟專欄:交通違規罰不勝罰,修法爭議不能只憑感覺(第17頁)
  • 封面故事(第19頁)
    • 不只半導體 賴神企業家友人郭智輝任經長、光電業大利多(第19頁)
    • 利益衝突未解!郭智輝轉讓持股給兒子 家族企業「嘉品投資」仍是崇越大股東(第22頁)
  • 政壇透視(第25頁)
    • 新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雙魚座,EQ、IQ、興利度都高(第25頁)
    • 賴清德就是要他!「務實台獨工作者」選知中、友中派 邱垂正接陸委會幕後(第26頁)
    • 「二阿哥」出冷宮!鄭文燦卻回曾「悶到受不了」的冰庫海基會(第29頁)
    • 挺得過520?賴清德的新內閣 民進黨自己人已看衰2人(第32頁)
    • 藍營吃味中!習近平為什麼對馬英九這麼好 傳與「新四人幫」有關(第35頁)
  • 軍事縱橫(第40頁)
    • 國造潛艦誰主浮沈!賴清德「一次做完」說 唐華強勢主導黃曙光不如歸去(第40頁)
    • 大將軍有心魔無人機又聾又瞎!統合戰情人家只要一台筆電 國軍靠人工回報(第44頁)
  • 司法櫥窗(第48頁)
    • 憲法法庭辯論死刑存廢聚焦4爭辯點 大法官最終投票平手怎麼辦?(第48頁)
    • 死刑存廢憲法法庭開戰 超級律師李念祖父子對陣法務部悍將(第51頁)
  • 美中爭霸 美中關係緩和之際,華府鷹派嗆聲「必須擊敗中國、換掉習近平!」(第53頁)
  • 世界與台灣(第58頁)
    • 美國媒體對中國充滿偏見?CNN前北京分社長親揭「駐華記者如何報導中國真相」(第58頁)
    • 新加坡迎來第四任總理:生活成本、貧富差距與美中競爭,都是首要挑戰(第61頁)
  • 財經解碼 從殯葬業、掩埋場到護國神山後盾 台積電設廠污染整治、綠電都靠可寧衛(第64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27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