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路加和保羅:有關拯救敘事的互文性對話
  • 點閱:42
    2人已收藏
  • 作者: 李丞欣著
  • 出版社:文藝出版
  • 出版年:2024
  • 集叢名:聖經詮釋叢書:10
  • ISBN:9786269807840
  • EISBN:9786269807888 PDF
  • 格式:PDF,JPG
  • 頁數:530

 路加和保羅關係的主題在新約學術中是一個頗為悠久、繁難的研究主題。這對聖經傳統的理解和傳承以及探索早期基督教之發展歷程,都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現代學術成果的積累和多樣化,要系統地闡述這個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困難。本書嘗試挑選這樣的一個經典學術難題,借用知識社會學關於宗教群體之世界觀形成和發展的理論,借助保羅和路加兩人之神學原點乃是以基督爲中心的故事這一重要觀點,從基礎敘事結構這個層面來比較保羅和路加的思想世界。

  本書致力於重構保羅思想世界的整全敘事框架,大膽提出羅馬書前五章蘊涵從創世到終末的基礎敘事的觀點,此乃本書最冒險,同時也最有價值的部分。但另一方面對路加作品的論述則更接近現今的主流觀點。在路加作品表面敘事底下的基礎敘事結構逐步浮現的過程中,同時與保羅的敘事進行點對點的比對,突出兩者共同的「神—人關係」核心,詳細闡述「拯救作爲新創造」、「基督的信」、「上帝的義」、「十字架」和「亞當—基督預表」等關鍵新約神學主題,辨明兩者在每一個階段上的異同,揭示路加如何批判性地繼承保羅的思想遺産。進而說明,路加和保羅在有關「猶太人的命運」問題上的明顯分歧揭示了兩人在歷史處境上的差異。

作者簡介

李丞欣

  廣東佛山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宗教學博士學位,任職於湖南科技大學。致力於早期基督教研究,尤其集中於聖經詮釋、典外文獻研究,關注早期基督徒的敘事/歷史書寫及其歷史社會背景。

  • 總序(第v頁)
  • 導論(第1頁)
  • 第一章 研究回顧(第11頁)
    • 第一節 二戰前:歷史重構和歷史性詢問(第11頁)
    • 第二節 二戰後:「路加新貌」(第19頁)
    • 第三節 接受史視角(第35頁)
    • 第四節 互文性視角(第40頁)
    • 第五節 保羅的拯救敘事結構(第47頁)
    • 第六節 總結和反思(第60頁)
  • 第二章 概念和方法(第63頁)
    • 第一節 敘事化建構及其基本性質(第64頁)
    • 第二節 保羅的拯救敘事(第73頁)
    • 第三節 路加的拯救敘事(第79頁)
  • 第三章 保羅的「拯救敘事」圖景(第89頁)
    • 第一節 保羅拯救敘事的結構(第89頁)
    • 第二節 保羅拯救敘事的各階段(第96頁)
    • 第三節 主題句(羅 1:16-17)(第100頁)
    • 第四節 全人類的罪惡處境(羅 1:18-3:20)(第115頁)
    • 第五節 基督十架(羅 3:21-31)(第122頁)
    • 第六節 「萬國的父」亞伯拉罕(羅 4:1-25)(第136頁)
    • 第七節 拯救:為義及復和(羅 5:1-11)(第153頁)
    • 第八節 亞當事件所帶來的罪與死亡(羅 5:12-21)(第160頁)
    • 第九節 「救恩計劃展述」小結(第184頁)
    • 第十節 在「基督內」的生命與終末期盼(羅 6-8 章)(第190頁)
    • 第十一節 關於律法和以色列(第219頁)
  • 第四章 路加的拯救敘事(第239頁)
    • 第一節 路加的拯救敘事及其結構(第239頁)
    • 第二節 重返樂園(第257頁)
    • 第三節 呼召和新創造:亞伯拉罕範式(第328頁)
    • 第四節 摩西、先知和詩篇:以色列的使命和悲劇(第351頁)
    • 第五節 十字架、「中間時期」和終末(第444頁)
  • 結論(第483頁)
  • 參考文獻(第497頁)
紙本書 NT$ 650
單本電子書
NT$ 52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