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論範疇是道、氣和象範疇
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蘄向
氣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命哲學
象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形式特性
中國傳統藝術不是這三者的簡單相加
而是這三者的有機融合
形成了道氣象三元一體格局
區別於西方主客二分的藝術哲學
▍藝術本體論是對藝術存在、知識、價值本身的追問
中國古代藝術本體論是關於中國古代藝術本質規律及其特性的探討,也是關於中國古代藝術根源性、本質性和對藝術現象背後的「承載」者的探索。按照這種說法,我們假定了中國古代藝術現象背後具有「承載者」的存在,對這種「承載者」的探索就是對藝術本體論的探索。
▍文化是藝術存在的「空間」維度的話,歷史就是藝術存在的「時間」維度
中國古代藝術是中國古人道德情感和審美意識的交集之地。中西古今藝術的最大不同不是技法、色彩、構圖、音響、旋律,甚或再現、表現、模仿和創造的本身的不同,而是這些背後的道德情感的不同。中國古代藝術的本體不僅根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中,還生長於中國獨特的歷史語境中。
▍生命精神對藝術來說具有「本源性」的價值
我們把中國藝術置於中國的文化要素中去理解,試圖還原其真實的歷史語境,是為了把中國藝術置於其活態的環境中去觀察和體認,而不是為了體系的完整而去削足適履。因為即便是在縫合完美的藝術概念體系過濾下的藝術也只能是「概念木乃伊」,而藝術則是新鮮活潑的生命體。
▍道是中國哲學中的最高概念,也是中國古代藝術理論的根本範疇之一
道和藝的結合是人的理性和感性和諧發展的必然結果。沒有道的藝,便缺少靈魂和方向;離開藝的道,便喪失實現的途徑和手段。如果說道是宇宙萬物總的根源和本體,那麼氣則是具體之物的本質或本根。
★本書特色:本書為《中國古代藝術範疇論》上篇(從生成語境至本體論範疇)。以中國傳統藝術史為基礎,以中國古代藝術文獻為材料,以古代藝術理論形態的話語為對象,結合現代哲學本體論的有關內容尋繹出中國傳統藝術理論的核心範疇及觀念。
而是這三者的有機融合
形成了道氣象三元一體格局
區別於西方主客二分的藝術哲學
▍藝術本體論是對藝術存在、知識、價值本身的追問
中國古代藝術本體論是關於中國古代藝術本質規律及其特性的探討,也是關於中國古代藝術根源性、本質性和對藝術現象背後的「承載」者的探索。按照這種說法,我們假定了中國古代藝術現象背後具有「承載者」的存在,對這種「承載者」的探索就是對藝術本體論的探索。
▍文化是藝術存在的「空間」維度的話,歷史就是藝術存在的「時間」維度
中國古代藝術是中國古人道德情感和審美意識的交集之地。中西古今藝術的最大不同不是技法、色彩、構圖、音響、旋律,甚或再現、表現、模仿和創造的本身的不同,而是這些背後的道德情感的不同。中國古代藝術的本體不僅根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中,還生長於中國獨特的歷史語境中。
▍生命精神對藝術來說具有「本源性」的價值
我們把中國藝術置於中國的文化要素中去理解,試圖還原其真實的歷史語境,是為了把中國藝術置於其活態的環境中去觀察和體認,而不是為了體系的完整而去削足適履。因為即便是在縫合完美的藝術概念體系過濾下的藝術也只能是「概念木乃伊」,而藝術則是新鮮活潑的生命體。
▍道是中國哲學中的最高概念,也是中國古代藝術理論的根本範疇之一
道和藝的結合是人的理性和感性和諧發展的必然結果。沒有道的藝,便缺少靈魂和方向;離開藝的道,便喪失實現的途徑和手段。如果說道是宇宙萬物總的根源和本體,那麼氣則是具體之物的本質或本根。
★本書特色:本書為《中國古代藝術範疇論》上篇(從生成語境至本體論範疇)。以中國傳統藝術史為基礎,以中國古代藝術文獻為材料,以古代藝術理論形態的話語為對象,結合現代哲學本體論的有關內容尋繹出中國傳統藝術理論的核心範疇及觀念。
- 緒論
-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意義
- 二、概念釐定與研究現狀
- 三、研究思路與創新之處
- 第一章 中國古代藝術範疇生成語境
- 一、文化要素—天人關係、心性學說、宗法制度
- 二、歷史語境—時間性、空間性、想像性
- 三、生命精神—生生謂易、希言自然、人者仁也
- 第二章 中國古代藝術本體論範疇
- 第一節 藝術本體及其本體論
- 第二節 中國古代藝術本體論範疇
- 第三節 道、氣、象範疇的本體地位及其說明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99
單本電子書
NT$
279
同分類熱門書